第280页

麒麟儿 三春景 957 字 2024-01-02

然而,少年时的李益其实是以‘任侠’之名闻名乡里的,时常感叹生不逢时,若是自己生在汉时,一定是个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游侠儿!

有些东西只是暂时隐藏了起来,却不会消失。

身为一个热血男儿,谁又不想参与到大事中去?只是听许盈说起这件事的桩桩件件,李益就感觉到这是一段风云岁月在朝自己挥手——有些话确实是没有说错的,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热血上头了,心里的激动是抑制不住的!有什么能阻止一个男人去干大事?

所以李益在这份不能拒绝的诱惑下,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说,他说不出口啊!这个时候独自一人,倒是能比较平静地回忆刚刚的事了他不得不承认,那位许小郎君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人。

他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即使是再理智的人,也会被他感染、说服。

很多人说服其他人,靠的是‘利益’,讲清楚利弊了,以利诱之,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但许小郎君不一样,他根本不提‘利益’!这种说服人的方法由别人来,只会让人觉得是少年人的天真幼稚,但由他来,就成了志向高远、海内纵横,让人不得不信服了。

许盈若是知道李益的评价,肯定会反对,他才不是ppt大佬呢!他只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策略而已。他看得出来,说服李益的关键不在于利益,他自然也就不谈了。至于说他谈理想为什么能比别人有说服力,纯粹是因为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他不是提出一个空想就忽悠人,或许执行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最后和计划的并不一定相同。但有了他的详细考虑,这件事本身已经很有可行性了!在这种情况下,被说服,难道不是当然的事?

李益并没有想到这些区别,他只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可能遇到一个非同一般的人了——许盈的身份本来就非同一般,而李益所谓的‘非同一般’是将他和其他势族子弟区分开了。

李益觉得,许盈是一个很难形容的人,让人忍不住相信他,在他身上寄托希望!仿佛按照他说得去做,日子就不再浑浑噩噩,而是有明确的、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了这看起来普通,但在这个世道中,能让人感受到希望,本来就很难了!

想到心里隐隐的兴奋,李益自己都忍不住自嘲一笑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少年了,怎么这个时候倒像是个少年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点儿什么,改变什么?

不过不管他多么心急,许盈托他做的事情都得抵达丹阳之后才开始谋划,那个时候许盈也会给他一些帮助。

而另一边,许盈也在考虑这事的细节,只不过蔡弘毅的问题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倒也不急于一时,只是看了一会儿蔡弘毅,道:“成仁不是说拜我为师?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罢!”

说实在的,这可令身边的人非常意外!蔡弘毅自从追上许盈一行之后,就一直说自己要拜许盈为师,只是许盈出于各方面的顾虑,始终没有答应。虽然也有人觉得,许盈收下这个弟子是迟早的事,但此时事先一点儿预兆都没有,实在是太突然了!

还是蔡弘毅反应快,当即行再郑重不过的拜师礼,恭敬庄重道:“老师!”

许盈再也没有推辞,而是实实在在受了他这个礼。以此时的观念来看,老师是如同父亲一样的角色,对学生是负有责任的!受这个礼并不是白受,他也当得起!

对于古人来说,学习知识是很难的,如果说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那么老师就是传授知识,给予自己新生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再生父母’!尊师重教之风就是由此而来!

许盈让蔡弘毅坐到一边:“既然你已拜我为师,为师自然要授业于你!只是你并非蒙童小儿,还需要启蒙!为今,三礼五经你该是通读过的,若有不解,可以问为师,为师不能解的,还有师祖可以问询不过,我想成仁你也不是为这些拜师的。”

蔡弘毅如果是想学习三礼五经中的知识,他作为荆州蔡氏的郎君,有的是名儒可以拜师,何必要来找他!找他是为了学习一些别的东西,一些不好概括,但体现在了《战国论》中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许盈的思维方式,许盈的思想。

“你尽可留在我身边,若有疑问,不拘是何等疑问,皆可探讨。”许盈虽然是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大一之后就休学了!更何况现在是古代的老师,和现代的老师还不太一样,他也只能是摸索着来了。

这当然不是现在老师正经教授学生的方法,但话说回来了,他和蔡弘毅本来就不是一般的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