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陶师为许澄等人忧虑时,许澄一部却是溜着陶家集守军走!
说到底,能将自身优势发挥到什么程度,这还是要看人!许澄等人受过此时难得的专业训练,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成本是一般练军之?人难以想象的!同时,他们还被培养出了难得的自律性、服从性、军事?眼光!
后者非要说的话,就是具体到每一个骑兵部曲都能令行辄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需要个人做决定、灵活应变时做出正确的、协调的反应——这看似不是什么出奇的能力,但在真正的战斗中却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陶家集前的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许澄一部总能灵活做出反应,既避开针对自己的威胁,同时又能随时接应散开的同伴。
而守军一边,则只能疲于奔命,不断承受不知什么时候就放出来的一记冷箭、一次刀砍。
说实在的,许澄他们造成的伤亡并没有很大,至少相对于此时陶家集布防的守军规模是这样,但打击士气实在是太厉害了!
等到后续的步卒抵达,又有陶师联络的人里应外合,拿下陶家集却是比陶师预料中的容易多了——步卒几乎没有和陶家集守军发生?战斗,基本上步卒出现,压了过?来,又有陶家集里面的人‘暴动’时,陶家集守军就在内部混乱中投诚了。
这样的事?传到外面,不知怎么的,越传越厉害,就成了一百骑兵步卒拿下了陶家集快三千的守军并差不多数量的丁口结果出来很震惊,但实际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先不说步卒后续的作用,就说那些和守军差不多数量的丁口罢,与其说是助力,还不如说是关键时刻放在守军中的一把刀!
其中有一些是杜规部征服陶家集后从外面移来的,但多的还是原来就在陶家集的!这些人不一定都姓陶,甚至过去也受过?陶家的欺压,但说来说去,陶家在此生?发数代,总是和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真个联络起来,很多时候是没法以‘利害’二字来说的,天然就能让这些人动摇!
第376章
“倒是小瞧了许若冲。”接到最新的战场消息,李鸿祖的惊讶不会比旁人少。杜规就在他上游呆着,他?算是时刻关注战场的人之一了,从两方交战,到战场局势急转直下,再到最终结果出来,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李鸿祖原本以为战场还要焦灼一些日子的,眼下却是让许盈砍瓜切菜一样解决了杜规!以至于他?这边还有些准备没做!
和杜规的‘贪’不同,李鸿祖在天大的好处面前更能控制自己。他?虽然也知道许盈本身是个很好的目标,但没有因此就妄下定论。按照他的想法,得看杜规和许盈一战的结果!如果许盈情况不好,到时候他?就可以浑水摸鱼!
反正离得近,下手也方便!总不能让杜规一个人得好处,肥了他?后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罢!
但如果是许盈更有优势,那他就得低调做人了,甚至不能见杜规情况不好就去瓜分点儿什么——许盈既然打出了‘拨乱反正’的招牌,那像他一样的‘反贼’也一样是对立面了。就算眼下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建邺,很多?事情得忽视,那也是在他不出来跳的情况下!
李鸿祖自觉许盈这种天之骄子,应该是受不得激的!他?要是冒头了,说不定就会让人家觉得冒犯——这种态度在后人看来或许有点儿傻,但在此时的势族子弟中却并不少见,重声名,而轻实利这些人因为名声可以轻易获得别人没有的资源,相应的就要承受被声名桎梏的重担。
现下眼见许盈对付杜规这样轻松,李鸿祖的打算自然是避其锋芒。而‘避其锋芒’说出来只有四个字,真的去做相应准备工作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李鸿祖做完各方面工作前,许盈的人已经到了。
同时许盈给?他?的信也让他更加措手不及。
他?本以为他和许盈之间会有一个默契——他?识趣地装不存在,许盈赶着去建邺,估计也乐得当他?这里天下太平。真要收拾山河,摆平了建邺的局面,有的是时间呢!若是错过?了建邺的时机,眼下再能为又?如何呢!
却没有想到,许盈才不管什么默契!他?眼睛看到的也不是建邺那点
儿鬼祟。
他?要走的路子是堂堂正正的!
表面上看从各路起义中杀出来,最终当皇帝,和阴谋篡位上去的皇帝没什么不同,得国不正与否是个道德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甚至有的时候连道德问题都不算!毕竟这样的事情哪里能以‘道德’二字来评判!
但遍观历史就知道了,这种事情还真就挺重要的!往往前者才是一个正常的朝代,后者就算是开国了,这个国家也是命途多?舛,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后者的巅峰大概是宋朝,赵家得天下也不能说得国不正,只能说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