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页

麒麟儿 三春景 954 字 2024-01-02

说实在的,崇拜许盈的年轻人在即将见到‘偶像’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患得患失没办法,就算有人因为利益黑许盈,许盈在崇拜他的人那里也是极其传奇的。隔得远的时候还好,真要见到真人了就会担心‘失望’。

要是见到真人之后,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又该如何呢?

许盈好生勉励了这些南兖州士子一番,然后就让吏部的人安排他们的工作。对于钟衡特别提及的赵澄,许盈是多放了些注意力,但他没有再赵澄身上搞特殊待遇——若真是人才,必然会如同锥在囊中,锋芒毕露。

他要做的只是关注这个年轻人的成长,给他提供发挥的空间、成长的余地、必要的引导。

赵澄此时还没有发现他已经进了许盈的夹袋,只是怀着对‘工作’的期待,以及一丝跃跃欲试,入职了幕府——因为他的长处,也因为他自己要求的,他被安排到了兵部。当然,他不是要做武职,他只是很精于调配后勤而已。

南兖州那块地方,他这个能力有发挥的余地钟衡就是见过他这方面的能力,才注意到他的。

赵澄之所以决定来京口,一方面是因为对许盈的崇拜,欲拜其为‘明公’,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认可许盈北伐的志向不像一些侨居大族北伐是为了返回故里,赵澄更多出于儒生的志向。

真正的儒生是有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的,太平盛世要‘致君尧舜’,兵荒马乱、天下割据之时要‘大一统’,这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且赵澄见多了因为天下割据产生的‘悲剧’,他就更希望天下一统了!

此时北方被胡人所搅乱,最大的汉人政权竟在南方!这种情况下,哪怕没有许盈,他也会选择支持南渡朝廷,北伐统一!

赵澄希望为推动北伐出一份力虽然说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其他工作做得好也是间接支持北伐了,但他还是希望能离北伐事业更近一些。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他才在了解幕府架构之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兵部。

“军中大比武今日还有最后一场,听说是”军中大比武的事情有兵部参与操持,大家本就关心,再加上这年头这样的热闹不多见,很多兵部文吏本该当班的,也偷偷去瞧过了。此时说起来,口若悬河。

赵澄是新来的,虽然正赶上军中大比武,却对此没什么了解。听同僚说也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还加入了讨论——当然,很快歪楼到了北伐上,毕竟他对北伐是有执念的。

许盈与几个心腹经过兵部这边地盘的时候,就听到里面年轻人的议论声外面都听得到,都是关于北伐的。这些年轻人因为没法参与到太机密的事情中,也因为历练不够,此时谈论北伐,颇有些‘键盘论政’的意思,内行人听了可能会发笑。

但许盈还是站在外面听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是笑着离开的。

“人心可用!我宁愿幕府之中都是这样热血青年若是总像那些老狐狸一样万般思虑、利弊得失一一算尽,如今这时局,能做成什么事呢?南方本就是消磨意志之地,当初我第一回 进建邺时,此地有王气,却还不够!在此立朝,总会耽于安稳富贵的生活,最后被统一北方的势力一举灭杀。”

“像那些老狐狸说的,等一等,等到这一代南渡之人凋零了,新成长起来的人都不记得家乡祖地了,北伐心气只怕更要散了!”

许盈知道时不我与的道理,看准了北方没有成长起来的割据力量,也看准了南方此时才是北伐派力量最大的时候人以为他急于北伐是不够沉稳的表现,却不知道他心里考量和忧虑的事实。

带着这样的好心情,许盈同心腹们去了许盈专属的‘办公室’这些年轻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谈论北伐,口头说说而已,就算说的不对,因为他们足够年轻的关系也没什么丢脸的。但许盈他们可是真的要北伐的,有些事非得此时好好规划部可。

若要北伐,须得做出很具体的准备工作,许盈打算做一个‘三年计划’,将一个很大而化之的准备工作拆解成许许多多的细节——他不想人浮于事,也不想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话,这样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北伐可不是过家家,发动大军、征发民夫、准备粮草等等,看起来很潇洒,一声令下就行。但实际上,要做这些事是需要本钱的!而这种本钱,非得一点一滴慢慢积攒才行!

一场战争中,某一个关键战场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走向,而这场战争决定了国家的命运。这荒谬吗?一点儿不荒谬!因为眼睛看到的短的话半日就能得出结果的战场,背后是有许多力量在影响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期一点一滴的积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