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锦衣色+番外 江心一羽 978 字 2024-01-02

却是不知这位欧阳大人那是最恨严嵩父子的,在京为官多年,那是从未登过一次严家的大门,政事之上也是从不与严党同流合污,欧阳大人厌恶严嵩父子之甚,那是恨不能满京城挂满横幅上书,

“我与严嵩没关系!”

这几个字样,以证自家清白!

却说这一回那杭州城中倭寇横行,有当地州府衙门上报吏部讲,

“……诸位官员奉公为民,舍生忘死,临机预断,智擒倭寇……”

那欧阳必进初时见着是十分高兴的,老大人捻着胡须很是矜持的道了一声,

“为国为民乃是官者本份,尽心尽力者当赏!”

却是刚要提笔写下批文,却有那吏总侍郎李戌在一旁插了一句道,

“杭州城诸官都当赏,这个……这个武弘文尤其该赏,下官看过了,此人在杭州任推官十年,一直勤勉奉公,克己持守,论理有此一功可往上升一升的……”

那李戌不说倒也罢了,这么一说欧阳必进的脸色便微微一沉,手中提起的笔又放下了,想了想吩咐道,

“将此人的履历和这次杭州府报上来的倭寇案卷宗提出来,本官要瞧一瞧!”

“是!”

一旁自有人去提了武弘文的履历和卷宗取来,欧阳必进打开仔细看过之后,眉头皱得更紧了,半晌将那厚厚的册子往那宽大的书桌上一扔,哼了一声道,

“此人德行有亏,虽有才却不堪大用,还要再磨练几年!”

第93章 一路走一路玩儿

欧阳大人大笔一挥将武弘文给挥到了南京刑部,旁人不明白,有那欧阳尚书大人身边的老人一语道破了机密,

“那李戌乃是严嵩的人,欧阳大人对那严嵩父子是深恶痛绝,但凡是他们父子想要提的人,欧阳大人必是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这武弘文也是倒霉,就因着欧阳必进对严嵩父子不满,然后又有那严党的人随口说了一句,便让欧阳大人起了疑心,疑心这武弘文是严嵩一党,便调了他的履历来瞧,却是没想到瞧见了,

“……武弘文科举中第之后妻亡,继妻妹程氏……”

此时间官员的履历即有本人的,也有妻室的,还有子女的,从政一生之中婚丧嫁娶都是会在吏部留下记载的,欧阳大人一看这程氏,上头注明有“……娶户部员外郎程季礼之嫡长女……继庶次女……”的字样。

欧阳大人乃是正德八年中江西乡试,十二年登进士第,授礼部主事,之后历任官至浙江布政使、郧阳巡抚、两广总督、两京都御史及刑、吏尚书等职,乃是两朝元老,这位端慎老成的老大人心里是自有一本账的,京城之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他心里都是有数的,说起那程季礼乃是妥妥的严党,欧阳必进如何能不知?

前有严党的人为武弘文说话,后有两任妻子都是严党党羽出身,这武弘文不是严党又是甚么,严党的名声如何,自然不必多说,武弘文的功劳是真是假便不好说了!

又这一回的倭寇案中确是有疑点未破,杭州府报上来的文书上也说得不尽不详,老大人可是任过刑部尚书的,那是目光如炬,不过瞧上两眼便瞧出这案子当中的蹊跷,因为有了前头的疑心,他自然不会觉着是这案子本身有甚么不妥,却是疑心严党为扶持党羽,故意夸大扭曲事实,谎报功绩,如此这般老大人大手一挥,便将武弘文给挥到了南京!

这事儿的经过,黄知州的那位同科瞧得一清二楚,见黄府台写信来询问,便将事儿一五一十的讲出了来。

自然,他不知晓武弘文是冤枉的,只是在信中告诉那黄知州道,

“……现下乃是欧阳大人在吏部掌权,他乃是两朝元老,深得陛下器重,便是严阁老也要避其锋芒,遇上他便是你那下属倒霉,且先去南京窝上一阵子,待到欧阳大人把这事儿忘记了再另想法子吧!”

这信传回了杭州,黄知州将信给武弘文一看,武弘文看得是直呼冤枉,只再冤枉又如何,他又不能跑到京城吏部向欧阳大人直抒胸臆,大喊大叫自己不是严党,只怕他当真这样做了欧阳大人未必肯信,倒是先把那严嵩父子给得罪了!

因而武弘文这亏是吃定了,他如今便是那哑巴,有苦也说不出,只得往肚子里咽,前头因着与妻子在这事儿上有了一回争吵,他也不想再同妻子说起此事,那委屈便一直藏在心里,今日里眼见得要离开杭州,赶赴南京“养老”了,这心里的悲愤实在是憋不住了,便对面前十岁的女儿吐露了出来!

武馨安闻言心下对武弘文也甚是同情,只事已至此还能如何,便伸手拉了父亲的手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