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虽然从前就是位列一品的镇国公位,却从来没有女儿的子嗣袭爵的恩典,戚玉霜刚才所说的“恩典”,又是从哪里来的?
戚玉霜犹豫了一下,不好说这是她用此次击退犬戎的功勋换来的——毕竟天奉帝已经赏无可赏,周显为她请封的第二条就留有了余地,让她回京后自己请赏。她明白周显的意思,自然不会再提出什么为难的要求,便只是向天奉帝提出,自家只有姐妹两个,百年之后,镇国公府后继无人,又将断绝。她愿意用此战功勋,求一个恩典,即使她战死沙场,其妹戚玉云之子,也能够继承镇国公之位。
天奉帝自然无不答应。
爵位总归不过是一个虚衔,若是没有掌握兵权的戚玉霜,戚家空有一个一品爵位,又能有什么用?——京中大小爵位的世家多了,一代代传下来,如果子孙不济,便什么也不是,起不到任何的威胁。
得到了这道旨意,戚玉霜的心也完全地放下了。与吴家的婚约退了又算什么,只要有这一道安身立命的恩典在,即使她死在北疆战场上,戚玉云后半辈子也能安然无忧,她的孩子依旧能名列一品爵位,世世代代安稳地传承下去。
虽然如此,戚玉霜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明说,于是只伸出手,安抚地拍了拍戚玉云的脑袋:“好了,不用担心我,倒是你这门婚事,是我没给你把好关。”
京城到北疆路途遥远,她收到信时,只想着戚玉云若是有喜欢的,尽可自己做主,不必让她来决定——毕竟对这个亲妹妹,戚玉霜一向是无条件赞同加支持的态度。
只是没想到,因为一些旁的因素,竟让戚玉云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戚玉云轻轻张口,欲言又止:“姐姐,若我不答允这门婚约,那么太子与……”
“好了,不用说了。”戚玉霜温柔地打断了她,“姐姐明白。”
戚玉云恐她不在京城之时,戚家因为戚玉云的婚姻之事,陷入太子与大皇子的党争,影响到戚玉霜政治上的站位。于是才抢在太子与大皇子的斗争加剧之前,抢先答应了忠勇伯府的婚事,借此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