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晴秋忙道:“奶奶别急,哪年卖粮不闹得人心惶惶的原也是今年各人收成都好,那些大粮商就擎着手等咱们让价呢。”

她从袖中抽出一条纸签,道:“这是临走时姨奶奶写给我的,上头都是城中大粮商的名号和家宅住址,他们的媳妇也常在外奔走的,奶奶不如打发人恭恭敬敬地请了她们来,或吃茶,或看戏,先把人情做起来,再领着他们往咱们打谷场一走,许多事也就顺水推舟了。”

紫燕忙接过纸签,拿给李氏,李氏笑道:“好,果然没错请你来,这不传真经来了”

一时大家都笑了,其实她们心里都明镜似的,李氏磨着燕双飞这么久,就是要张姨娘手上这个名目罢了。

李氏拿着纸签,即刻招徕冯妈,和她耳语不断。

不大一会儿,又有一个小丫头进来说:“二太太过来了。”李氏不想让她进这屋里见到账本,忙起身道:“我出去一会子,你们忙着。”

说着,径自出去不表。

晴秋算了半日帐,对紫燕道:“我有一句话,说出来唐突,只当听听就罢了。”

紫燕忙让她直说,连冯妈都道:“奶奶请姑娘来,原就是为着您有经验,有什么指教尽可说的。”

“谈不上指教,只是我心里的一点想头。”晴秋解释道,又道:“这粮食除了咱们家吃喝日用外,再把两个谷仓填满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就尽快卖了罢。大奶奶|头一年经管此事,想卖出个好价来是人之常情,可粮食不比那些杂货,尤其是咱们还挨着塌它蛮族,恐怕夜长梦多呐!”

紫燕忖度着这话,不住点头,冯妈也道:“这是实话,我也说给大奶奶听过,何必争这个强,尽早脱手,换成现钱多踏实!”

晴秋笑道:“您二位觉得这话中听,便在大奶奶跟前打个边鼓就好了。”

紫燕冯妈等无不点头应允,静了会子,紫燕忽儿问道:“晴秋,那个赵子琪你知道嚒租了咱们家二百亩地,今年竟一粒粮食都没收到!我们去查,一问才知道,他早早割了青,私自卖给豢猪场了。拿他一问,他也不撒谎,竟说是赌输了,卖地里的芜菁还账!”

“咦”晴秋也吃了一惊,蹙眉道:“赵子琪我知道的,这几年,年年都有故事,因念着他是先大老爷的亲戚,当初也是没法儿不承他的租,便只把老虎滩的地儿租给他,想着好歹也是挨着连州官营农场,他要寻起事来,也得顾着一半点衙门的脸面。”

“什么亲戚,正经连老太太的亲戚都丁是丁卯是卯地交着租呢!”冯妈从旁嗔道。

这牢骚话张姨娘曾经也发过的,晴秋不禁失笑,却没继续答言,她只是来帮衬做事而不是来搅乱的,除非点名儿问道自己头上,否则一句不多说。

……

看了半日账,外头天色渐昏,晴秋起身告退。紫燕笑道:“不若在我们这儿吃了饭再走,反正都是拿食盒,我打发小丫头去一趟燕双飞。”

“也罢了,明儿我赶早来。”晴秋笑道:“姐儿该放课了,怎么也得让我过去点个卯。”

冯妈紫燕下炕,都送她出门。一行人踅过来到打谷场,见这里卸车的,打谷的,称米的,人喊马嘶,天擦黑也仍旧忙碌着。

二太太也在,正在不远处和李氏这掐一把谷子,那舀一捧黍子,闲闲地说着话。

“二太太头上的金簪又多了,比这麦穗如何”紫燕指着地上金灿灿的一堆麦子,悄悄笑道。

“促狭鬼。”晴秋瞪了一眼紫燕,却也往二太太那边望过去,一阵冷风袭来,也送来她们断断续续的谈话:“……还是早日分的好……那片地也宽阔……难不成也挤在家里……是啊,就这……”

紫燕也支棱着耳朵,拐了晴秋一下,道:“是说分家呢,又撺掇来了。”

晴秋便拉着紫燕往远处走些,轻声道:“分家”

“可不是,这阵子二太太常来说这个话,”紫燕睇了一眼晴秋,笑道:“其实分家也是人之常情嚒,儿孙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一家子住着,多不方便况且过两年鸿哥儿澍哥儿都得娶亲罢,再养两房姬妾,生一窝大胖小子,这家里怎么住得下难道都和我们春醒画堂似的,只在夹缝中划出一片巴掌大的地儿,没个转圜才好”

晴秋道:“这……我也难下判断,如今我们三房是不管事啦,一应都尊听上头的,就是老爷太太,也是听老太太的嚒。”

听她把这种官话搬出来,紫燕只觉得好没意思,遂闭口不言。

晴秋看着天色,忽然道:“紫燕,你叫人准备一些油布草垫子,把外头的粮食遮一遮,看着明日像要下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