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姨娘已换过了一身新衣裳,气绝身亡!
“姨奶奶!”
晴秋绝望地哭着。
第69章 泪阑珊
晴秋一夜未合眼, 翌日清晨,从东厢里推门出来,天地间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原来昨夜便下了大雪, 踩上去一脚, 已及膝深。
抬头望望天, 天也白濛濛的, 老爷儿就像个铮亮的明瓦灯, 除了亮堂一丝热气也不挥洒, 偌大天地,除了冷风就是冷雪, 连个寒鸦也没见着。
……
街上倒是热闹些, 战争一过,原先避难的百姓便如越过冬天的瞎老鼠一般, 从各处犄角旮旯里纷纷冒头,寻摸求生混饭的折, 便有当街叫卖炉饼的,烧滚羊汤的,专做苦力的, 租赁车马行的, 插草标卖媳妇孩儿的,不过最红火的营生还得是棺材铺——家有亡故亲人的, 便是勒紧裤腰带也得买上一副薄皮棺材发纸马,装敛下葬。
大雪无休无止地下着, 晴秋趟过雪水泥泞的街市, 来到城中最大一间棺材铺,偌大店堂黑咕隆咚, 映着老爷儿的光才看清墙上地上铺堆满香烛灵幡,纸人纸马,主顾们各个哀毁骨立,店掌柜却浮笑满面,见晴秋扎着手进来,一瞧她面容,便知又是个失了亲眷的苦命人,忙赶上来,问道:“姑娘,可是家中有人亡故,小店全套把式都有的,您看这尊墓碑、寿衣——”
晴秋摆了摆手,打断掌柜的话,开口道:“只要两副棺材,捡最好的抬。”
最好的,掌柜的乜着眼打量眼前人,只见她束着头发,穿一身棉袍,肩上挎一个打着补丁的软布包袱,虽扮作男子,但任谁瞧上一眼都晓得这是个姑娘;又瞧她裤腿上沾满泥泞雪水干成的泥巴,料想不是坐车来的,便摇头道:“最好的棺木本店恰好有两副,正是邺州柏木制成,里外两层,反复漆上七层桐油,保你百年虫咬不蠹,遇水不腐,只不过一副棺木就要一百贯钱,两副就是两百贯,姑娘这钱可拿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