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还打听到,昨夜靠岸过的船只有二十六条,里面有十四条是去往京都的,十一条是商船,三条是被雇佣的私船。”
“还有九条是往津门方向的,七条商船,一条客船,还有条私船。”
“剩下三条,不路过津门与京都。”
“如今停靠过的商船大多已然离开,如今还没走的只有去往津门的客船和那条私船和几只商船。”
谢凤仪沉吟了下,“在入津门之前,水路路程是否都是一条?”
“回小姐,是的。”
这就好办了。
不到万不得已,萧长宁是不会上商船的,太打眼了。
她选择,必定是其中一家私船。
能雇佣的起船只入京或者去往津门的,都是家中有实力的。
仕也好,商也罢,眼界都是有的,萧长宁那一身的气度,再随意打个京中有名姓的子弟名头,想要搭个船简直如探囊取物般简单。
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除非是脑子特别不好用的人,谁也不会拒绝这样的举手之劳。
结份善缘,也许哪天就用上了呢。
“去京都的三条私船都哪家的?”如果不出意外,萧长宁基本就在这三条船上之一。
“有一条是荥阳郑氏的,剩下的两条都不是世家人,其中一条是林州知州,另一条是江浙富商董氏。”
青黛打听的都很明白,她知道自家小姐需要这些。
“世家,寒门官家,商家。唔,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董氏的船。”
荥阳郑氏和陈留谢氏距离相隔并非太远,来往的算是比较密切的。
萧长宁基本不会选。
林州知州的,谁知道他是谁的人,谢凤仪记得他昔日是探花出身,如今年岁并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