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郑文臣若是能入了寒山居士的眼,就代表他的文采是极好的。

未来入了朝,文采和他行事手段配合着一点点走上去,也许真的能到一个极高的高度也说不定。

“臣谢过世妹提携看重。”郑文臣又对着谢凤仪一拜。

谢凤仪安坐如仪着受了他的礼,又得了青黛的眼神暗示,目光一转扫到了正从漕运官船上往这边船上走来的石通判,唇角顿时一翘,这也是个妙人。

她收回目光,当做未看到石通判过来,又去看郑文臣,“现在我来回答你刚才的那个问题。”

郑文臣身子一正,神情无比专注起来。

他和谢凤仪不同,他是信气运之说的。

或者说,不是他信气运,而是相信世家那群人不会联合起来做无用功。

他们既然能举全部士族之力去合谋做这件事,定然就是有把握的。

前前朝,前两任皇帝都是好皇帝,到了第三代时,就不如父祖了,却也没有很荒唐,也能勉强说一句是守成之君。

可惜身体不大好,子嗣也不丰,多年努力,唯有一子。

等这位唯一的独苗苗登了基,皇朝末路便拉开了序幕。

完全就是民不聊生,闹的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在天下大乱没几年后就被推翻。

接着就是新朝建立,换了个人重新一统江山。

在这期间,世家确实没有什么动作。

对于前朝的处处针对,也是退避为上,甚至都不曾入朝。

直到前朝灭亡,萧氏夺取了天下,世家才又有了声音。

士族纷纷不再固守旧地,领了官职入职京都。

他在看到这些士族昔年的旧事志时,曾百思不得其解过。

直到今日,与谢凤仪的话连起来,恰好能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