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曦走后,谢凤仪和萧长宁亲自蹲下将密报都捡了起来。
“如果消息没有被拦截住,是否彤县之事就不会发生?这些人无辜百姓也不会平白失了性命?”
萧长宁手指抚着密报,指尖都在发颤,“几千条人命啊,好狠毒的心,好狠毒的士族人。”
谢凤仪心头也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她和谢曦早就知晓士族对皇帝的回击,必然不会是如清风般吹过,一旦出手定然是狂风暴雨。
但她没想到,士族会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来进行打皇帝的脸。
就如同萧长宁所说的,百姓都是无辜的,凭什么要来为他们的争斗买单,成为无故牺牲之人。
还有宋吉光,他是皇帝少年时的伴读,祖上也是跟着太祖一同打天下的,是太祖身侧难得有能力和才华的文官。
自立朝起,宋家依旧是从文,弟子也算是出息,没有出现行事过分的子弟,一贯受皇家青睐。
宋吉光读书不算是多有天分,却是个肯下苦工和务实的,性子也很是方正。
自入朝起至今已然为官多载,从不去急功近利的求多亮眼的功绩,而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从一介小小书吏,到如今手掌实权的江南布政使,他都做的很好。
以他的资历和皇帝的情分,原本早就能位列一品了。
若不是江南是鱼米之乡,最是容易出现巨贪之处,需要信得过的又能稳得住的人坐镇,他早就被皇帝调回京都了。
今年的年底就要到他坐满两任回京述职之时,若是不出意外,该是会将他调回来往上升,让他自此留在京都为勋贵这边加码的。
他是皇帝当之无愧的左膀右臂,是很得皇帝依赖和看重的大臣之一。
如今士族这一手玩出来,彤县的折子入京之日,便是宋吉光仕途断绝,甚至丢命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