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晌离散衙还有半个时辰左右, 秋梦期带着苏韵去了户房。
户房所有胥吏见到她如期而至,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丁延硬着头皮将新添补好的账目交上来, 秋梦期接过来后并没细看,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看了总数,上面赫然写着库存结余四万两。
忍不住眉头一挑, 先前她和苏韵在估算时, 认为经过这次折腾, 大概能逼出也是三四万两银子,但昨晚上秋梦期得知这些人居然舍得拿五万两银子买她人头,就觉得自己还是手软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笔钱已经超出了预期, 更何况这些官吏盘亘封乐已久, 要是被逼急了怕是要狗急跳墙, 到时候得不偿失。
好在如今她已经介入了, 至少往后不会再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眼下那些, 见好就收。
而且这四万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么说吧, 封乐一年收上来的税收也不过是这个数, 但这些税收是要上交国库,朝廷税收一般设有定额,超过定额的数目, 一部分用于地方开支, 一部分则流入当地官员的腰包, 对于这些官吏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陋规”银。
至于一个县正常的流水,包括官俸、衙门办事人员饭食、祭礼、扶贫、带办费用和驿站支出等等,正常情况下一年在三四千两之间,如有另外像治理水患等大工程,就需要另外向朝廷申请经费,这些东西听着复杂,其实一分类就那么几项,这也是为什么苏韵一看账本对上数目就知道哪个地方出问题。
官员的贪墨除了挪用公款,收受贿赂拿相关“陋规”银,弄钱的地方还很多,三年能吐出四万两银子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若是秋梦期一定要查下去,收上来甚至能有几倍之多。
可惜的是,这些银子却是以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为代价。
秋梦期把手中的账本递给一旁的苏韵,见她大抵翻过一边后点了点头,这才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