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幺那个提了裤子不认人的不要脸的狗东西,不给她钱,她只能自己亏一点了。
所以,刘大妞堂姑看到二郡主卖饼,只冷冷瞪去一眼,又匆匆走开了。
她走到村前的大道了,花了五十文钱,搭了辆去县城的骡子车。
清水河村和桃花村,都离县城较远。
五十来里路,走路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多少人家有牛骡子或驴或马车。
大家出行都是出钱搭乘。
那些有牲口拉车的人家,也乐意让他们搭乘,好赚一笔顺路钱。
搭一个人五十文,搭两人一百,车上除了货物和赶车的人,最多能搭五个人。
从县里回来也是如此收钱。
钱收得乐观,也方便了进城人,双方都高兴。
刘堂姑的男人,在县城一家有钱人家里做长工,那家是做南北货行生意的。
铺子里时常需要人搬东西,刘堂姑的男人力气大,干过几天短工,主家对他的力气较满意,留下他做了长工。
虽然做短工一天的工钱比做长工的多,但短工的工作,大多时候是做一天闲个三五天,有时闲上七八天,半个月。
遇到夏天的淡季,一连一两月都找不到短工活。
而长工是按月算,不管这月做了多少天活,一月多少钱按说好的给。
一年算下来,长工的工作比短工来钱多,刘姑堂的男人,一做便是好几年。
加上他家地里的收成,和刘堂姑做饼的副业收入,两口子的收入,在村里算得上中上层了。
不能每天大吃大喝,不能每身衣裳都是绸缎,但一般的吃穿用度,刘堂姑的男人从没亏过刘堂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