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的要求,他不好拒绝。

李玉竹朝世子眨着眼,打着眼神,“大哥,祝你好运。”

世子微微一笑,接过车夫手里的鞭子,将骡子车赶了出去。

柴娥英朝李玉竹挥挥手,他们一行人便离开了李家。

李兴安关了宅子门,他拍拍袖子笑着道,“啊,希望大哥娶到柴三姑娘。”

李玉竹却叹着气,“就算柴大哥同意他们的婚事,大哥的大婚仍会十分的艰难。”

李兴安听不明白,“为什么?三妹,这是什么意思?”

李玉竹说道,“柴家有钱,柴三姑娘嫁来是下嫁,她的嫁妆有一千两,咱们得拿多少聘礼才能相称?”

当地风俗,男方给多少聘礼,女方得回多少嫁妆。

反之,女方陪多少嫁妆,男方就得出多少聘礼。

如果两家的条件相当,聘礼嫁妆出多少,都是商量着来。

比如刘大妞出嫁时,刘老大要十两银子的聘礼,胡家出不起,只给了八两。刘老大便也只给刘大妞八两的嫁妆。

刘大妞将聘礼带回的同时,还带去了同等银子的嫁妆。

嫁妆有被褥,锅碗瓢盆,一架农用板车,一些农用家具。

两人的四季衣裳及鞋袜,胡双成母亲的四季衣裳及鞋袜各一套。

李兴安一愣,倒也是啊,他怎么忘记了这回事?

“那怎么办?让她少拿点嫁妆来?”李兴安挠着头。

李玉竹摇了摇头,“可能吗?柴家要面子,会降低要求?柴大公子一心想将妹子风光大嫁,不将嫁妆往高里抬就不错了,还降低?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