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如此贴心的话,萧玉吉已是极少听父亲亲口讲出,又是故去难以启齿的往事,她心中不免也将这些日子对父皇的怨怼和不满抛诸脑后,正欲开口宽慰,谁知萧蔚却变了狂傲的口气冷笑:
“眼下那些人乐意捧着你,你就让他们捧着,教他们知道谁是天横贵胄,谁是该他们俯首帖耳的人。阿吉,你不必刻意韬光养晦,谁请你,你就风风光光的去,他们给你的礼物,你也尽数收下,一样不用回绝,他们讨好你,就是在讨好咱们皇家,讨好朕和你大哥,讨好天下的主人,你只管享受,别的让你父亲和大哥来操心。朕知道你有委屈,千错万错,都是朕不能一碗水端平,朕有朕的苦衷和难处,别的事已让你委屈了,这件事朕都不能做主还要猜忌,那这个爹也不要当了!”
父亲就是这样,萧玉吉又温情又悲伤地想,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清楚,但该做的也一定会做,该带来的伤害也一定不会顾忌,可最后,他又会努力补偿。
尽管已经太迟了。
她可以悲伤和委屈,却无法怨恨。
“女儿知道了。”萧玉吉忍住眼泪,低低道。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萧蔚替她擦去眼角溢出的泪滴,柔声道,“你在京师,如果看到哪家的儿郎和自己心意,就来告诉朕,你的驸马,必然是万里挑一且要你看得过眼才行……”
萧玉吉赶忙道:“先不说这个,女儿还没这个打算……”
她确实没有打算,但是因为她已经知道了心中的那个答案。
可萧蔚却好像没听见,他像所有期待儿女幸福的父母一样,沉浸在那份期许中,满怀欣喜的声音发自内心道:“世家不世家,这不重要,关键是人品和才干,差一样也不成!我朝公主的驸马是务必要封侯在身的,你的驸马如果自己有家身,那再好不过,如果没有,朕就封他一个,这样才能足以与你匹配。”
萧玉吉静静地听着,一时脑海里唯有一个人的影迹最为清晰……
转日,听从父皇的话,她就去到了太尉府长史荀崎家中赴宴。
荀崎七八日前就下帖邀请太子与公主殿下二位,然而萧秩仍在养伤,萧玉吉此次也算代兄长致谢,因是太尉府此次拨出来的循行随行军士十分得力,护驾有功,皇帝亦有亲赏,荀崎如今做人也是过于谨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以较为宽松的宴饮氛围道谢太子殿下的提拔,不过他也知晓太子殿下必然不会在养伤期间出门,其实真正目的,还是希望能见一见这位孟苍舒表示不懂可以问她的公主殿下。
萧玉吉从李丞雪那里知晓了不少这位荀内史的“光荣事迹”,没想到他的幕僚就在自己的良慈郡,一时也觉得好笑,可荀崎确实不大容易,作为一个武将的功勋之后,今日如履薄冰,卖个面子也算合情合理,况且父皇不也是十分器重这位故部的后人么?
今日她带上了李丞雪一道赴宴,为的也是帮孟苍舒的人和荀崎搭上话而不引人侧目。
“臣荀崎,恭迎宁国承明公主殿下,恭祝殿下千岁。”
荀崎很乖觉地带全家老小出门迎驾叩拜,萧玉吉连忙命人搀扶起来,温言道:“荀长史乃是父皇的股肱,我何德何能受此大礼,快快请起。”
荀崎曾经见过这位威名在外的公主,今日再见,那份冷若冰霜的千秋之雪竟也和缓许多,大概是孟苍舒也教了她不少道理,如今公主殿下才会如此风生水起受皇上器重。
这样一想,他便更加发自内心崇敬萧玉吉,礼让她从正门入府,又到正厅居于正位。
萧玉吉隐约觉得,荀崎这样想见自己,必然有孟苍舒的缘故,可没想到酒过三巡,荀长史便撤了歌舞,引燃灯烛,重添一轮酒后,换去了原本的侍从,只留自己的夫人与几个心腹,以及萧玉吉和李丞雪在厅内。
“臣不才,因是武将出身,功荫之后,多有冒失,得蒙圣上宽怀,才未以疏懒不当治罪。后幸得先父从前积累善业,救下了公主治下良慈郡的孟刺史,这才安稳度日,今时今日,竟也能得圣上的赏识夸赞,实在愧不敢当,余心中感念,却苦于不得一见,敢问公主殿下,孟刺史近来一切安好?若是良慈郡有何地方需要臣出手相助,臣绝不推诿,定当相协。”
荀崎说得分外郑重,拿出武将阵前宣誓的态度来,李丞雪很想笑,但忍住了,不过确实,如果这几次不是孟刺史帮荀长史涉险渡关,他怕是更要如履薄冰了。
“孟刺史在良慈郡行布仁德,乃是绝无仅有的良吏风行,他一切尚好,只是郡内事务繁多,人手不足,十分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