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谢姑母的要求, 与惯例不同,除了美貌捎带带过之外, 要求重点夸赞的不是贤德, 而是仁德。
有多仁呢?谢乔特意提供了两个素材, 说她心软到因为爱惜地上的蝼蚁,院子里的落花落叶都不许人扫,因为不忍心看着飞蛾扑火灭亡,身边的灯火蜡烛都要盖着纱罩。
就是这样的心仁。
对蝼蚁飞蛾都是如此,待人当然也是一般,顺着她这思路举一反三,谢姑母一日功夫便十分轻易的添了些看见白发老媪行路辛苦,便将自个的车架让出啊,听闻某地遭灾,姜人流离失所便担忧的自己也不吃饭将口粮省出,变卖家私陪嫁首饰也要安置这些来依附的流民啊……诸如此类的例子。
谢姑母不愧是读尽了谢家珍藏的才女典范,这些单拿出来这么尴尬刻意的素材,经过谢姑母的文采润色,便显得朗朗上口,璧坐玑驰,简直能够感动姜国。
这份赞歌,姬天当然也看过了,心中嗤之以鼻,面上也十分虚伪的夸赞了一番,没有一点阻拦的送去了乐府编谱。
不赞国君王道,聪慧仁德,只是编这些妇人之仁,便是当真能够传唱诸国,也就是哄几个黔首庶民,有什么用?
但谢乔一开始想要的争取的,原本也就是这些黔首庶民。
她需要姜国出现更多真正的民,王对应的应该是“民,”而不仅仅是依附世家的奴仆隐户。
当卢陵踏着远处的礼乐与鼓声行进章台殿时,看到的就是窝在榻中,自己续写赞诗结尾的谢乔。
上面这些内容都不是完整的,谢乔还打算在夹带私货,在最后结尾多加一小截,主要内容时,卫君苏栖率兵攻进姜都,原本想要凶残的大开杀戒,但因为见她这般仁德,心生敬重,又被她说服,制止亲卫不伤妇孺庶民。
甚至连苏栖主动退出姜国,都成了她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