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两人自顾自商量着,竟完全把屏风后监视的人给忘了。

抚远侯:这傻儿子!人家姑娘再好,也不能全听她的啊,竟然连家底都交代了一干二净,这还没成亲呢!懂不懂什么叫防人之心不可无。

老太君:这傻孙女!还没过门呢就替人家操持庶务,还知不知羞?你这般掏心掏肺,很容易被人家拿捏住的啊!

抚远侯和老太君此刻满心眼里都是对儿子(孙女)的恨铁不成钢。

二人对视了一眼,齐齐从鼻孔里哼出一口气!

抚远侯:你孙女诱拐我儿子!不知羞!

老太君:你儿子勾引我孙女!不要脸!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怎么回事!一条留言都没有哼!╭(╯╰)╮

第64章

两位大家长互相看不顺眼,奈何自己的儿子(孙女)被对方的孙女(儿子)勾了魂、迷了心窍,只得不甘不愿地答应了亲事。

眨眼就到了商定聘礼和嫁妆的时候。两位大家长生怕对方苛待自己的儿子(孙女),又开始了剑拔弩张地谈判。两方商谈时,元蘅和陆与就在旁边站着。

围观的还有忠毅伯府的三位老爷及夫人子女,抚远侯这边只有一位夫人伴在身边,瞧着势单力薄,但抚远侯是征战沙场的将军,气势颇盛,双方对峙,瞧着倒有几分和谐。

元蘅的亲爹元季在这忠毅伯府压根排不上号,即便他也坐在这里,然而关于元蘅的婚事,他半句话都插不上嘴,只能听从老夫人安排。

老太君拄着拐杖坐在大堂左上首,她年纪虽大,目光却仍旧不乏清明,对着抚远侯道:“蘅儿虽不是在我身边长大,但她那模样品性,在这京城诸贵女中都是出挑的。我们忠毅伯府供养出来的娇花,可不能让你们轻而易举地娶走。”

元季的才学实际上一般般,但他多年做官,要说半点没有依仗忠毅伯府的声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他如今能来京城做官,全赖忠毅伯府走动关系,因此老太君说是忠毅伯府供养出的元蘅,倒也没错。

抚远侯自觉已经看清老太君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他浓黑粗硬的眉头一皱,沉声道:“与儿是我侯府世子,将来是要袭爵的,我们自当会以京中的规矩送出聘礼。”

听了这话,老太君心中冷笑,这京中谁不知道陆与是个私生子,况且抚远侯如今有了嫡子,将来会不会让陆与袭爵还不一定呢,万一将来抚远侯后悔了,改扶嫡子上位,那她家蘅儿嫁过去岂非要吃亏?

不行!趁现在陆与还没失去世子之位,她要敲抚远侯一大笔聘礼过来,将来给蘅儿做添妆,只要钱都攥在我蘅儿手里,还怕那陆与将来敢待蘅儿不好?

抚远侯盯着老太君那充满“算计”的眼神,他心里也开始算计起来。他家陆与就是个不会管钱的,如今又被那元家丫头灌了汤,将来两人成了婚,这钱财大权肯定争不过那女子,他要好好敲打敲打,不能让忠毅伯府占了便宜,否则将来他家与儿岂不是要一辈子被那元家女骑在头上?

“老夫人对聘礼要求诸多,不知贵府又会随出多少嫁妆?”

老太君眼眸一眯,“我的名声侯爷又不是不知道,我忠毅伯府出去的姑娘,哪个亏待了她们?那些娶了我家姑娘的人家,哪一个不说好?”

抚远侯听了这话就呵呵冷笑,自打知道儿子看上的是元家姑娘后,他立刻就派人去打听这一家的姑娘,这元家大老爷和二老爷同居一府,二人膝下一共六位姑娘,都已出嫁,这六位姑娘里三位躲在家里欺负丈夫,另外两位的相公,连藏点私房钱都不敢,最后一位呢?丈夫不过是多看了一眼街上的漂亮姑娘,就被翻旧账翻到恨不得投湖自尽。

这些人,有哪个敢出来说元家姑娘不好?怕不是嫌命长。

要不是抚远侯手底下颇有几个能干的亲卫,他还真查不到这些。

老太君要是晓得抚远侯的心思,肯定也少不了一通冷笑。俗话说得好,高门娶媳妇,低门嫁女儿。这世道本就对女子多有苛责,把女儿往高门处嫁,万一女儿受了委屈,娘家都使不上劲儿。老太君一向疼孙女,在孙女的婚事上,也多是挑选的年轻能干但门第低的男子,为的就是孙女能在婆家过好日子不必看人脸色,就算孙女糊涂犯错了事,婆家看在忠毅伯府的面子上,也不敢苛待她家的姑娘。

元蘅虽然不是在她膝下长大,但这孩子生得像她亡夫、像她早去的幼女,出生时日又巧,一个跟她这么有缘分的孩子,她不疼她疼谁?况且元蘅她亲爹没本事,官职低,因此老太君一开始就想好了,要给元蘅找个品性纯良但门第低的年轻后生,就算家贫也不碍事,她多给添点嫁妆,保她今后衣食无忧,再叫她儿子给那后生疏通关系升个官职,叫他一家荣辱全都得系在忠毅伯府身上,晾他浑身挂满了胆,也绝不敢欺负她家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