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己愿不愿意就不知道了,反正在后世,他们的画像雕塑都安静呆在三位儒圣身旁。
七杀心说可以,这很儒家。
天下所有读书人,都自称为儒家弟子。
朝代更替方面,和七杀所知大致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异族入侵成功。
五胡乱华、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没有,唐之后是宋,宋之后是明。
明朝之后,就是原身所处的大盛王朝。
元、清两朝没有出现过,两族早已归附,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大盛的疆域,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1617 大儒师(2)
这个世界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经》中的这几句话,成为某些儒家弟子提倡男尊女卑的理论指导。
汉朝时又有董大儒提出夫为妻纲,进一步弱化女性的存在感。
但秦、汉、唐、宋、明五朝,都涌现过举世知名的女大儒,以恢弘的气魄,驳斥了种种压迫女性的歪理邪说,同时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儒家之力。
换句话说,你要讲道理,咱们就讲道理。
你道理讲不过我,想开打,那咱们就开打。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武力值,咱们都不怕你。
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甚至某位姓班的女大儒,出于政治的原因,专门写了“女诫”,教导女性要三从四德。
应该说还多一从,除了顺从丈夫,还要顺从婆婆。
可想而知,众多男大儒对她推崇至极,宣称如她这般,才配与吾等并列儒家祠堂。
但同一时期以及后来的女大儒们,将她骂个狗血喷头。
每每提及,都是“班某人事男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