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也很顺利,到了第六日午后,考官和执事官员所在的明远楼上传来一声锣响,衙役们收到信号,将试卷尽数收走。
对于很多人来说,判词题都很难拿定主意,有人拖到了最后关头还没写完,试卷被无情收走时,爆发出一声嚎哭,惹得其他考生叹气连连。
李时居选择闭眼冥想,竭力屏蔽所有的干扰。
距离会试结束,还剩最后三天。
第七日晨起时,李时居已经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躁动和不安。
考生们有准备不妥当的,此时感冒发烧的、食物腐坏的,应有尽有,她不禁在心中慨叹,在考试面前,果然只有准备充分、并且坚持到了最后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
她的状态尚好,甚至可以说,习惯了贡院号舍里蜷缩成一团的休息方式,找回了平常学习写文章的节奏,她的精神头儿比前两天还要好一些。
巡考官举着题牌,公布了第三场的五道策问题。
大邾比起前朝,更重考生的为官之道,第一场的四书制艺和第二场的史论判词都可以通过着死记硬背来解决,而策问题着重考察举子对国之大计的看法,题目范围广,又多涉及民生,这便愈发显得深入民间游学的必要。
尤其是到了殿试之上,陛下只考策问,是以第三场考试才是整场会试的重头戏。
只可惜有诸多考生,到了这一场中,气力已所剩无几。
题牌上方还有一行小字,要求考生“援经据史,酌古准今,明以条陈,毋曲所学,毋卑所志,务求切志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