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居盯着窗台边上的花盆发呆——那盆里栽种了枫叶从京郊买来的一株稻种。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这稻种上。
越读那本《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她就越觉得袁隆平爷爷的成就无比伟大。
杂交水稻高产、抗病、抗寒、抗倒, 如果能找到适合在漠北种植的品种, 必将把大邾的粮食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她定了定神, 迅速将《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翻到了杂交水稻那一页。
以她高考后便没怎么再碰过的生物学基础来看, 基本可以判定,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 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而且这本《稻麦五种播种改良指南》里还专门提到了高寒耐盐碱水稻,无疑是对眼下漠北情况的对症下药。
旭日初升的时候,李时居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整理好的方案抄写下来,郑重其事地敲响太子殿下小小别业的大门。
仁福坊上人潮涌动,川庐中并无人开门。
她这才反应过来,这一日正是太子殿下的册封大典,在京官员都要到场,只怕连霍福等人也跟着去了。
陈定川人生最重要的日子,当然不能错过,即便仍在假中,她还是回到家中换过朝服,带上稻种改良方案,匆匆乘轿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