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板车上还有一个贴着红纸的大竹箱子,想必该是嫁妆。

歪脖子柳树下的几个老太和老夫郎悠悠摇着蒲扇,望着那颠簸的板车,砸吧着没有几颗牙的嘴,议论道:“哪成想这王家玉哥儿,就这么嫁出去咯。”

“听说他许的那个水磨村的书生病了,这是赶着嫁过去冲喜呢。”

这是常金莲自王小玉和唐文婚期定下后,就放出来的说辞。

毕竟村里也常有人来往水磨村,多的是人听说过水磨村那个书生病得起不来床的事情。

如此多了这么个由头,便显出他们家可不是上赶着倒贴要过门。

只是这“冲喜”,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谁也想不通王家是怎么琢磨的。

谁不知道,若是都指望办喜事来续一口气了,多半人也快完了。

这等嫁过去的,多半没过门几日就要守寡。

按理说这门婚事王家应当是能推就推的,如此大家都猜测,说不准先前王小玉被锁在家里后,村里的那些闲话八成是沾点真。

既然唐家还要王小玉,大约不是王小玉招惹了别的汉子,而是他和唐文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勾勾连连。

“说不准肚子都大了,不然为何不敢让他出门?”

“先前闹着跳河,想必是小哥儿脸皮薄些也是有的,但到底一个巴掌拍不响,一遭没死成,还能怎么办?只能嫁过去保名声。”

说罢几个老太和老夫郎都纷纷摇头。

遥想几个月前,温家菜哥儿还没纳婿的时候,谁不知道他们两个哥儿成日别苗头?

那时人人都笃信,温野菜这辈子必定是过不上什么好日子,比起王家的王小玉,那可真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