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喻商枝盘算一番道:“既如此就今晚早回去多卷些药烟,明日卖最后一茬。”

三日的大集,温家卖了七百根药烟,卖了一两多,酸梅汤约莫五百份,收入二两半,喻商枝看诊加卖药,得了大概五百五十文,加在一起有个四两银子。

虽说往日喻商枝上山打些野物,也能卖出这么多,可哪有这次的生意这般省心。

酸梅汤只需要丢进锅里煮,卷药烟也不累,一家人早已是熟能生巧,在院子里乘凉顺便聊聊天,花不了大半个时辰就能做完。

好些人家半年都挣不到四两。

所以哪怕最后一日全家逛集市的约定,因为温三伢身子没恢复不能成行,也没影响家里人的好心情。

回去前温野菜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趁着各家摊子上剩的货品都不多,连带不会刻意花钱去买的,看起来没那么必要的东西,也都上前一通讲价,满载而归。

自这日之后,喻商枝和温野菜卧房的窗台就多了一个粗瓷花瓶,里面插着外出时随手折的鲜花,旁边一个竹编的巴掌大筐子,里面搁了一只渐渐发黄干燥的草编小狗,还有两个兔子指环。

六月初,温家新屋上梁。

张木匠一大早就赶着自家的牛车,把系着红布的房梁和榆木箱子送过来。

上梁这种日子,制梁的木匠也都是主家的座上宾,且还要负责在上梁时喊吉祥话。

加上这次的主家是喻商枝,张木匠觉得自家这张老脸都有了光。

村里人打箱子基本都是给家里的姐儿或是哥儿当陪嫁,所以斜柳村的人发现温家定了一口箱子之后,就知晓这是开始给温二妞攒嫁妆了。

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定亲,虽然知道温家和许家关系近,可既没什么正式的说法,就代表旁人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