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这样的一盒里面是十粒澡豆,一盒的价格是二百文。

喻商枝看过胭脂铺子里现在卖的澡豆式样,最便宜的是八十文一盒,一共十粒,比杂货铺的已经好一些,但质量仍然粗劣。

手一搓就全是粉,感觉还没沾水就要化了。

他推测自己供的货,在胭脂铺子里应当可以卖到三四百文,再加个好看的盒子,兴许五百文也有人要。

胭脂铺有赚头,又有朱童作保,自是愿意同他合作。

第一批喻商枝除去样品,又送去二十盒,这就是四两银子。

而入冬前这段时间,温家的收入还不止于此。

之前秋收过后,村里各户把地翻干净,又撒上了冬小麦的种子。

温家也不例外,只是在此之外,他们家还有三亩的晚稻要收割。

而晚稻收割之前要排水,其次再将稻花鱼都捞出来卖掉。

按理依着斜柳村这边的气候,只要不赶上十几年乃至数十年一遇的寒冬,稻花鱼是能在水田里过冬的。

甚至这种鱼还有个名字,叫“过冬鱼”,开春破冰后捞上来,滋味更是鲜美。

但因为是第一年搞养殖,喻商枝和温野菜还没摸清路数,只怕赔了这些精心伺候了好几个月的鱼苗,所以想着先把这一茬卖了,待明年下了新鱼苗再慢慢琢磨。

鱼是鲜货,和猎货一样死了就不值钱了,没法一口气捞上来堆在一起卖。

别看这些鱼还未来得及长成在稻田里流窜多年的,妖精一样的大鱼,但由于稻田里有的是东西可以吃,且还会得到额外投放的饲料,短短几月内也已飞速长大,少的也有三四斤,多的有七八斤,三亩田加起来足有数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