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第八十二章 二更合一

终于到了在村里雇人做工的时候

春日的钱府处处生机盎然, 连行走的小厮和丫鬟们,都换上了颜色鲜亮的春衫。

不过温家人已来过不止一次,已然没有头一回来时那么好奇了。

路上, 喻商枝与钱府管家打听关于穆夫子的事,管家自是知无不言。

这钱府的新管家也是在府上做了多年的, 对钱府忠心耿耿,对这给自家大娘子与小少爷上过课的老夫子,也是最清楚不过。

“这穆夫子姓穆名秋山, 是咱们凉溪镇天景二十二年的举人, 还是排行第五的经魁。怎料后来春闱落榜, 他是耕读之家出身,家中贫穷, 父母老弱,也就歇了继续应考的心思,留在县学, 也就是青衿书院授课,后来他嫌县学中事务繁多,耽误他做学问,愣是给辞了,回了咱们凉溪镇开了间学塾, 这学塾还有一点特别,只要一心向学, 姐儿、哥儿也是收的。”

喻商枝颔首,听起来这位老夫子倒是个身负才华却不慕名利, 一心治学的纯粹文人。

要知道像寿安县这种文教不兴的地方, 怕是十年里都出不了几个举人。

且考上举人后, 若是运气好的, 可以直接当一个芝麻官。

官职不大,但也足够高人一等。

便是县学,也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的好地方,没想到这位老夫子说不干就不干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学塾也收姐儿和哥儿,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尤其难得。

由于钱夫人将今日的会面设在后院中的敞轩,他们七拐八拐,好半天才到。

快要走上廊道之前,一家人又停下步子,互相整理了一下衣冠,随后才朝管家示意,劳烦他继续带路。

不远处的敞轩之中,钱夫人正与穆秋山相谈甚欢。

同桌下首,钱云书一脸淡然地亲自烹茶,钱云礼则活像凳子上有刺,时不时转身往来时路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