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耽搁,再回到医馆已过了申时。
常凌领着小六坐在门口一侧,身后立着“济民医塾”的牌子。
面前摆着笔墨,用作登记之用。
“可有人来?”
喻商枝上了台阶,问了一句,两人都摇了摇头。
常凌道:“那官府的告示刚刚贴出去不久,想来消息传出去也需要时间。”
喻商枝颔首。
医塾第一批只招不超过三十个学生,喻商枝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打算每个都亲自遴选过目。
学生在精不在多,为此并不急迫。
果然到了次日,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此打听。
但一整日过去,都没有一个符合要求。
要么就说是识字,实则压根不认得几个字。
要么就是有投机取巧之嫌,看起来压根对学医毫无兴趣。
喻商枝毫不留情,尽数拒绝。
到了快傍晚时,医馆也临近打烊。
门外的常凌预备收摊,此时却来了个人,身旁跟了个老妇人,牵了一名小哥儿,说是来给小哥儿报名。
恰好此时,赶上喻商枝从门内走出。
两人打了个照面,喻商枝意外地认出其中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