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故知没想到竟提及了十一的伤心事,面有内疚,刚想开口劝慰,却被十一抢了话:“郎君也莫笑话小的痴心妄想,从前时候,小的也曾想过来国子监里读书呢!虽已是不可能了,但能来看看也是好的。”说完,还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步故知的脸色,见步故知没有不悦,才放下心来。
步故知心有不忍,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笑了笑,但心中却在盘算能为十一做些什么。
等踏进了国子监的大门,十一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激动地四处张望着。
步故知才想到,能不能将十一留在国子监。
国子监中虽说学规森严,除成绩外不分高低,但有一类人还是能受到特殊优待的,那便是荫监生。
文官京官四品外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的官员,才可荫一子入国子监,可以说,能来国子监的荫监生家世背景都不小,是故,有不成文的规定,是允许荫监生带有一书童在身边伺候笔墨或是照顾起居,只不过不可与荫监生同住,夜里是要统一住在下房内的。
张三娘起初也准备给步故知指一个书童,但他并不习惯有人伺候,加之他却也不是杨府中的正经主子,能得杨府庇护已算欠下大恩,又怎好劳烦张三娘为他安排太多。
不过,若能借此成全十一不能读书的遗憾,倒也不算坏事。
在分叉路前,步故知拉住了十一往学舍那头钻的势头:“十一,你可愿意做我的书童。平日里也不需你来伺候我,你若是还想读书,就在国子监里找些书来看,字不认得的或是意思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或是你只是想留在国子监里看看也可以,什么时候想回去便回去。”
十一先是一愣,随即睁大了眼,满眼不可置信,语出都有些结巴:“真真的吗,小的真的可以留在国子监里伺候郎君吗?”
步故知接过快要从十一怀里滑下来的包袱,笑着点点头:“是真的,你可以留下来,但不需要伺候我,想读书就去读书,想四处看看就看看,只要别坏了规矩就好。”又有一顿,清咳了几下,“不过,对夫人可以说实话,对旁人莫要如此说。”
又想了想:“既然是跟在我身边的,你的例银就由我来出。”
十一忙抱紧了怀里剩下的包袱,几乎是想向步故知跪下,却被步故知及时搀住:“多谢郎君!多谢郎君!小的不要例银也可以!”
步故知将他扶起:“毕竟,有时候可能还需麻烦你帮忙,再说了,你不要例银,你阿爹与妹妹该怎么办?”
十一眼含泪光,满是感激:“郎君与夫人一样都是大善人!夫人在知道小的家中情况之后,便安排阿爹与妹妹去慈幼局做事了,现在已能养活自己,也不指望小的这点例银了。”
步故知并不意外张三娘的善心,杨府在内从来没什么森严规矩,但下人们却无一不服张三娘,想来正是因此。
不过,他提例银之事也只是不想让杨府吃亏,可若是真的因此让十一少了例银,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不若还让十一照常领杨府的例银,他再将这份钱给管家便是。
“那便不需多言了,你只回去说,我要你来做我的书童,其他该如何便如何。”
十一现在是步故知说什么,他听什么,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小的先去将郎君学舍布置好,便回去与管家说。”
步故知将包袱递给十一:“去吧,也不需多精细,莫要耽误时间,等国子监落了钥,你可就进不来了。”
十一才想起来国子监有落钥的规矩,对着步故知拜了一拜,便往学舍去了。
而步故知则独身往敬一亭去,他才入学,有些手续需本人到场才办得,类似于现代开学报道。
敬一亭内人也有不少,国子监中的小吏们在院里摆了长长的桌案,俯身记着什么。
不过,院内明显站了两块,一块一看便是寒门出身的贡生举监,另一块则是各府的丫鬟小厮,想来是替荫监生跑一趟的。
许是步故知衣着不算华贵,又是孤身一人,旁人便以为他是新入学的贡生举监,并不多加留心。
但当他往荫监生那块站的时候,倒引起些许议论,这低声的议论传到小吏的耳中,其中一小吏站了起来,走到步故知身边:“步郎君,随我来便是。”
步故知见他面熟,略想了想,是年前办学籍那天的引路小吏,便也没有多言,依言跟了上去。
小吏直接领着他来到长案前,拿出几份文书,指了指空白地方:“步郎君在这儿写了名就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