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宿舍出来,感谢了董老师,陆静秋就出了校门。
小姨和二表哥这会儿正和孩子们坐在路面喝汽水呢。
看见她出来,忙问道:“咋样?”
“已经办好了,不过我要去照个证件照。”
“走,来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照相馆。”
小姨道:“这边咋样?”
“里面挺大的,还给我分配了宿舍。不过我现在不打算住。”
“也是,等以后天冷了,想住再住。啥时候上班?”
“下个星期一,一个月二十五,有发饭票够半个月吃,还有教龄补贴,不过我还没教龄,工龄补贴也没有,生活补贴八元,奖励工资和书报费八元,卫生费五元,公交费二元,一共四十八。然后再扣除房租六毛五,家具租金三毛元,水电费三毛,板刊杂志费十元,最后能有三十七快多。”
小姨道:“倒也正常。不管是哪个单位,都是熬工龄的,老师最熬工龄。”
“恩。”
陆静秋去拍了证件照,又去了农贸市场,买了许多这边的特色农产品,给小姨带上,因为小姨星期五要回去了。
晚上和蒋南州说了下入职的事儿。
这才意识到,媳妇去上班,孩子要照顾。
陆静秋早想好了,第二天过去厂里两个幼儿园看了看。
这边不光有育红班,还有托儿所。
托儿所都是几个月,一岁两岁的,家里两夫妻上班,没人看孩子,就放到这边,这边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家属在照顾,托儿所里职工最多。
陆静秋看了幼儿园,都是三岁以上的,一个在小学旁边机械一厂一幼,另一个在家属楼旁边,机械二厂二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