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页

不过她看着两人的脸,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陶蓝跟母亲有三四分相似,陶老太太跟张老太太,却有八分相似。

“阿姨,你当年怎么一个人逃荒去了?张家屯日子一直还行,没听说过谁逃荒去了。”花昭道。

靠山吃山,他们那的山可不是石头山,山上树多,果子多,野物多,饿死人的时候他们那一片都没事。

饿是饿点,但是绝对不至于饿死,村里也就没人逃荒。

陶老太太顿了一下道:“当时战乱,有一次躲鬼子,大家都藏到山里,藏了好长时间,我有次出去捡柴的时候就走丢了,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隔壁县,然后碰到了人贩子”

后面她没有说。

苍老黑黄的脸色突然有些泛红,脸上神情不好,似是激动屈辱。

十多岁的女孩子碰到人贩子,可能就不只是打一顿饿几顿,找个人家卖掉的事

花昭突然问道:“阿姨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陶老太太收起神色,脱口道:“我今年58了。”

陶蓝反而一愣,看了母亲一眼,不是50吗?户口上写着的啊!他一直以为母亲50岁,外人也是这么以为的。

陶老太太也反应过来不对,顿时紧张地看看儿子,又看看花昭,然后有了取舍。

都告诉花昭她的老底了,那她早晚要知道她的真实情况,没必要撒谎。

“你出来的时候没有户口,你爸当时要面子,给我落户的时候就小报了几岁。”陶老太太对儿子道。

陶蓝释然,原来如此。

也确实该如此。

他今年27,本以为母亲22岁嫁给父亲,然后生了他。

女人这个婚配年龄虽然有些大,但还算正常。

但是在家8岁,母亲30岁被父亲领回家?那她十几岁离家到30岁之间在哪里??

陶蓝简直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