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噶尔丹,如果不是他占据了喀尔喀蒙古,怎么会让大清如此被动。
明明打了胜仗,但是在商谈协议的时候屡次受挫,太难了。
此时,康熙朝位于前线谈判的是索额图。
索额图尚且是官运最好的时候,太子年轻,尚且得到陛下爱护,他们赫舍里家说是风光无限也不为过。
如果朝堂上没有死对头纳兰明珠的存在就更好了。
而索额图来这尼布楚协商,实际上也只看到了这附近并不繁华的样子。
沙皇统治甚至不如康熙,底下的子民也过得十分不如意,可谓怨声载道。
康熙二十八年,是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也正是这1689年,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才开始改变俄国的农奴制度,所以索额图看到的尼布楚,过的和宁古塔不相上下了。
更是在明清交替、无暇应对外患的时候,俄国就已经暗搓搓地在这里建城,里面几乎都是俄国人。
要拿回来属实等于开疆拓土,需要重新教化百姓,还得防着俄国再次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