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没错,有哥哥们,但是哥哥们都吃软饭,未来的一家之主已经肉眼可见是大嫂了,大嫂是两广,也就是百越那边的。

江浙一带会做生意的也是有的,但一定不是大部分,会读书的,那可就多了起来。

朱元璋对此也做了限制,科举从一开始南北都一样,变成了南北分开卷子进行考试,当然,南北分卷自宋就开始了,录用人数也有了占比规定,南方占百分之六十。

别以为是南方人占了便宜,实则是北方受益良多,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导致江浙一带才子频出,在科举上南方人优势极大。

不过,政治中心在逐渐北移,明朝就是,从应天府到了顺天府,从南京到北京。

南北也是平衡了许多。

而现在,天书对于推广各项利民措施是一视同仁的,北方受益良多,南方亦然。

老百姓会感谢天书教了这些有用的种地方法,也会感谢大明的扶持,对大明的归属感自然更强。

这两位在谈话的文人,就是大明劝农劝学政策的受惠人,正是因为现在种地规划性更强,还有人为了迎合上意,紧赶慢赶研发出来了一些木制、铁制的农具,解放了不少体弱干不了多少事但家贫的书生。

现在能有更多的时间在私塾里学习,和同窗、师长们共同观看天书。

“叶哥”很享受在学堂的日子,以往学习只知道是为了当秀才、当举人、当进士,争状元,当官,然后又在官场中沉浮,努力活出个人样,争个高低出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天书讲的东西,虽然也不简单,但是多多少少会带点父母想知道的和种田有关的东西。

以往在家里干活都只能当半个人干活,高光时刻是给自家和街坊邻里写对联的“叶哥”,成了左邻右舍的小老师,把天书讲的东西,用大家都能懂的再讲一遍。

和家里人的话题也变多了,现在甚至都不强求他一定要学出个人样来,对得起家里供他的钱,或许是切身体会到了学习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