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对这次商业行为有什么想法呢?”先开口的是荀彧,曹操对有用的手下是比较宽容的,特别是像荀彧这种,特别有用。

不仅本人有用,有极高的军事谋略能力,而且自带家族光环,荀家给曹操刷了不少好感,从曹操不怎么缺谋士,就能看出来。

当然,不缺谋士也有另一个因素,荀彧这人是曹操的专属人事,给他介绍了六个人才,包括眼前的郭嘉。

也因此,有些人是碍于郭嘉在曹操面前比较受宠信,会让他。

而荀彧则是有种天然的滤镜,那大抵是,这个人,我推荐来的,多少得照看着点的责任心。

帮人找工作还带售后,这种推荐人可不多见。

在三国时期,也就荀彧和孔融。

当然,荀彧的售后是在共事的时候多少照看着点,孔北海的售后是最后和你一起骂公司骂上司,也挺好,不是吗?

荀彧的语气还算可以,这就让曹操不满了,毕竟啊,自家谋臣是在为自家谋福利不假,但是也不能丝毫不顾及他这个顶头上司的意见。

特别是郭嘉,这个军事祭酒的职位是曹操效仿三公门下能人,给他安排的,直属曹操的班底。

“文若,知道你脾气好,别什么都听奉孝的,他这张嘴,真的是死人都能被他说活了,什么事情他都占着理。”

曹操这话看似在批评郭嘉,实则暴露了他对郭嘉比对荀彧更亲近的事情。

荀彧也没顺着曹操的话贬低郭嘉不把脑子用在该用的地方,而是夸起了郭嘉,“奉孝对局势的把控十分之细微,想必这次也不会出错。”

郭嘉一整个上演“得志便猖狂”,不敢靠着曹操,于是蹭到了荀彧的身侧,挤挤挨挨地用自己的肩膀碰了碰荀彧的肩膀,见人依旧端坐如钟也不气馁,对这曹操挤眉弄眼地,语气更是趾高气昂。

“还是文~若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