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总之有一万条站在黔首角度,批判这个新制度的理由,直接跟陛下朝堂对峙了好几个月,比最固执的言官还要坚持己见。
像这样的事情,在长公子正式开始上朝,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之后,便时常有发生,甚至逼得他们向来强硬的陛下都低了几次头,当然,长公子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年纪轻轻就跟着蒙家体会了军营生活,陛下心狠的时候,也是真的舍得锻炼自己儿子,当然,也是应该的。
老秦人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从战场上打下来的爵位,扶苏公子靠自己赚取军功,授爵都名正言顺了起来,是其他公子都没能拥有的培养。
也不怪有野心勃勃之辈,比如赵高会心急。近些年来,赵高小动作极多。
虽然知道的人少,但是奈何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除了陛下那里的消息李斯不敢打听
,其他人的,李斯都有了解的好奇心。
自然,比较受宠的胡亥小公子多了个老师,这老师还是一直跟在陛下左右的中车府令赵高的事情,就被李斯知道了。
这消息不算多重要,却也不能忽视。
毕竟,赵高的身份、胡亥的身份都比较尴尬。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也好,还是选任贤能,胡亥的胜算都不是很大,胡亥非嫡非贤,而扶苏两样都占了,两者都不像是能放在一起作为对比的。
至于赵高,这年头对普通人来说,选老师和选老婆一样重要,就拿李斯来说,他给儿女挑选的都是有德有才的大家,谨慎的很,因为师父选的好,是会带来助力的。
就像长公子,严格意义上,并未有任何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