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替韩信这个脑子里根本没有清晰的对自己封地的认知,连地方有多大都不清楚,只知道有几个县,哪些县都讲得磕磕绊绊的。

张良知道的多些,他在嬴政还活着的时候,四处游走,寻找机会买凶杀嬴政的经历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虽然嬴政没有被他买的凶杀死,但是各处地方他了解的还算

多。

再结合一下现有的资料,知道的比韩信这个现管要多多了,处理公文也显得十分得心应手,就像是早就做了这样的准备一样。

现在张良想想,果然,最大的败笔还是替韩信处理了公务,这实在是会造成他和韩信关心很好的误会。

韩信擅长打仗,他张良勉强能稳住内政,真要撺掇到了一起,就算是张良自己都有些怀疑。

害,一时的心软竟然造成了自己要当个昏庸无能的上级,张良于心不忍,只好又把公务外包给了萧何。

萧何,特别靠谱!这是多年战争磨合下来的信任,无论是他有什么样的谋略,韩信需要发动怎样的奇袭,亦或者是哪里又掉了什么链子,萧何都能像是神兵天降一般,弥补上所有的缺漏,让一切完美的推行下去。

交给萧何,张良很放心,韩信也很放心,刘邦虽然会觉得萧何的权限太大,但是毕竟是一直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也很放心。

唯一不太放心的,是萧何本人。

有些人是习惯性比常人多想些的,当然,萧何并不是怀疑刘邦会觉得他反叛,毕竟他和刘邦的关系,那是真的多年来的老交情了。

在沛县,两人一起当秦朝的小官,一个是县衙里的文书,一个是泗水亭长,刘邦的这个官职,萧何还是有出力周转的。

而后,秦朝覆灭,沛县县令想要起义,也是萧何、曹参他们这批人,向县令推荐了刘邦。

沛县的官兵留着的不多,刘邦的人反而多的很,优势在刘邦,这也是他们起义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