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现在的状态更加体贴别人,换成另一个更加压抑的朱元璋,真得担心自己的生命的。
好在天书的出现安抚了很多人的心,而政策也是更向着老百姓的,即使富户试图洗脑百姓,这样的分化是在压迫大家,安排老学究来讲礼仪,讲古制,讲一切能洗脑别人的手段,都没能让百姓们听进这个“胡言乱语”。
现在的百姓也早非以往没有上过学,不懂这世间道理的愚民了。
根本不信,已经不吃他们这一套了。
有了粮食之后,很多人也在想着报效国家这件事,第一选择自然也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朱元璋开办的从郡一直到县的学校里,都收到了不少学生,朱元璋每次看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有不少人,比科举选出来的人都优秀很多,也就是缺个科举的手段,合理把人选出来当官了。
朱元璋很想要取消这个科举制,退而求其次改掉科举的内容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空印的事情,也让他想要把现在的这些或是心照不宣,或是推波助澜,或是故意纵然的人都换掉,换上更加积极的、真正能为大明做实事的人。
“限制的时候,我们顺便调整一下科举的内容吧,俺觉得啊……”朱元璋知道自己的这些文臣们肯定都是学的儒学,有可能不想要天书改制,但是还是说了出来,
眼神坚定,巡视了一圈这些文臣们,想要看看是不是有人有不同的心思。
那自然是都两眼放光。
这些人能在朱元璋还没称帝的时候,就跟着一起造反,还是来的他手底下,自然是在守旧和革新中,更喜欢革新的。
对于把科举制考试的内容改掉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抵制。
“其实,陛下可以这么做,我们科举考的内容,应该是能归进天书讲的语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