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任何东西在刚刚萌芽的时候,都是残缺的,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正式因为如此,才会给后人努力改进的空间。
东汉末年,蔡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蔡伦是宦官,据说他是因为看到皇帝处理政务,那么多的竹简,太累了,他就想到了想办法改进现在的状态,用东西替换掉竹简,从史书上发现了纸张这个东西,才
开始改进的。
而一个宦官,能被封侯,他制作的纸成了蔡侯纸,也能看出这个人是和赵高相似的人,有点实力,但是更有野心。
赵高有嬴政压着的时候,不敢惹是生非,但是嬴政刚死,他就能插手皇位的继承,扶苏不仅因为他的插手没能称帝,甚至被赵高用矫诏赐死。
而蔡侯也是和赵高相似的原因,最后被赐死。
这俩的前车之鉴基本上只能告诉后人,没点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些野心勃勃的宦官是普通人没办法掌控的。
可惜,历史的存在虽然让李世民“以史为鉴”了,但是像他这样宦官在历史上并不是少数。
只能说,历史的存在只让一部分人学会了“以史为鉴”,而更多的人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历史上演过的悲剧,一点都没从中吸取到教训。】
天书的这段话的让两个人当场跪倒在地。
“陛下,陛下,奴还有用的,这个蔡侯纸,啊不,这新纸还需要奴啊!”蔡伦当场跪地痛哭流涕,背后的汗几乎是瞬间就浸透了衣衫,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到该怎么给自己求情,无可奈何用这个蔡侯纸来证明自己不能现在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