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韩信这个插班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成了县学最强的那一个,

因为受到过霸凌,韩信原本以为这群同窗会报团孤立他,结果没想到,大家都是脾气又好又向学的好人。

不仅没有孤立,还积极向“师长们”介绍他有多努力,在这个县学算是年纪巅峰人物的韩信都有些被夸地不知所措。

就这么,本想学一阵子,就找机会拜师那个范增,年纪大,懂得多,应该是个大家。

然后越学越觉得,拜师范增不太靠谱,因为这个人讲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嫌晚,当场格杀”,不是很适合现在的韩信,倒是和未来的韩信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张良也是,一开始他觉得张良也不错,从气度上吧,同样穿白衣,张良就能穿出一种“我很贵,你们不配”的贵族气场出来,而刘邦则是一种“看我衣服,好看吧”的沙雕气质。

常驻在教书的范增、张良、刘邦、萧何四人中,最得韩信喜爱的还是萧何。

无他,这人真的太体贴了,是会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也很少看到他单纯批评不鼓励的,最主要的是,他既不像张良、范增那种“呵,大秦,有什么好的,迟早完”的十分厌恶大秦的状态,也不像刘邦那种“来,今天我跟你们讲讲这大秦有多好”的十分拥护大秦的状态。

萧何比较正常,是个能正视大秦的缺点和优点的人。

要是韩信的想法被刘邦听见了,高低得解释。

不是他非要夸大秦的,如果不多夸几句,到时候教出来一群厌恶大秦的学生,他会被嬴政给活剐了吧!

虽然可能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也有资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