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战乱时期,蔡伯喈没有死在董卓的屠刀之下,反而是因为在司徒王允组的局上感叹,就被下了监狱,六十岁在牢里死掉了。
蔡文姬在匈奴,因为思念故土创作的《胡笳十八拍》被大众所知,但是很少人知道,她依靠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默写了四百多本书籍,送给曹操。
这对曹操来说是极大的助力,因为他出身不比袁绍,虽然他俩都是庶出,但是袁家比曹家的家世背景漂亮了不止一点点。
袁绍和袁术举起袁家的大旗,引得十八路诸侯齐聚,也正因为他们贸然行事,盘踞洛阳的袁家被动作一网打尽。
其中包括了袁家的正统嫡长子,袁基。
当然,正是因为主脉全被杀了,袁绍和袁术反而能更理直气壮地认领袁家这块牌匾。
而曹操则不同,他家是宦官家庭,特别是在汉末十常侍霍乱的情况下,他家这个家庭背景,举大旗也不会有多少人来跟。
他的家底正是他自己一点点攒出来的,靠他在战场上的凶狠,靠他对时局的把控。
总算是积累了一家子的谋臣,但是人好积累,地也能种,财富和书籍却是没办法的。
曹操救了蔡文姬,也不能排除他正是基于蔡伯喈家据说四千篇藏书的可能性。
蔡文姬拿不出四千篇,她给曹操背了四百篇,一个夸张的数字。
四百篇,也是顶着世家大族的压力下默写出来的。
如果说,这造纸术现在已经有了,大家也都很满意这个东西的话,那印刷术绝对用它的名字就让世家大族望而生畏。
平时可以展出部分孤本,让人借阅,已经是大家族仅剩的良心了。
而这印刷一出,再一想到蔡文姬给了曹操足足四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