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就是你大晚上让我和你一起出门的原因?”湛甘泉无语,怎么会有三四十岁的人,大晚上不睡觉,拉着他出来观察世界的?

今天不是满月,弯弯的月亮如同钩子,在云雾半隐半现,点点星光璀璨,像是从月亮上分出来的光点。

不过,现在大家也都懂了,星星、月亮、地球,都是“宇宙”中的“星球”,没有亲眼看过,暂时存疑,先保留这么一个概念。

王阳明面对好友的絮叨和气愤也并不生气,他也没资格生气,就是他要求的。

“白天我们可没时间,只能晚上出来研究格物了。”

王阳明,一个曾经七天七夜在竹林和竹子对视的人,只为了亲身体验朱熹“格物论”。

当然什么都没“格”出来,如果他是大熊猫,那么或许他能分辨出眼前的竹子那一株的口感更好,什么模样的更脆更嫩,但是他是个人,也不了解竹子,所以他只能得到一场大病,什么都没看出来。

天书的出现,让他对“格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原来这个世界,是真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不仅仅是看得到的,还有看不到的。

于是,王阳明就选了个自己公务不忙的时候,喊上好友,预计对“格物”进行一次新的研究,为期一晚。

现在不是以前了,有自己的事业的王阳明,在天书的无差别激励下的王阳明,不会抽出六七天去竹林对坐了。

他选择在月下和河水对坐,湛甘泉闲的都自制了钓鱼竿,钓上了几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了,王阳明还在看着流淌着月亮的河面“格物”。

“醒醒!天书不是已经教过正确的格物方法了吗,你光看是没有用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