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东西是农民生活的依靠,很少有人会轻易相信莫名其妙的东西,比起那些,经验会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很多商人,也正是知道这种“执迷不悟”,加上清楚农民身上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所以根本没有主动研究过化肥。
比起大剂量的用于农田的化肥,量少少,又只打高端局的,用在花草上的肥料更值得去研究。
要知道,现在这年头,附庸风雅的人有太多了。
而附庸风雅的渠道,诗词歌赋都需要自己学,是有门槛的,比起这些,买一座漂亮的房子,办个赏花宴,只需要付出金钱就行了。
虽然以前一直向钱看,但
是现在总得考虑到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
一些脑子转的快的皇帝,自然是会巧妙地利用这些事情的。
比如说刘彻,他很是自然地和上书要整顿城内整洁的人联手。
这联手是什么呢,这笔建设“公共厕所”的钱国家可以出,但是国家不会全出。
刘彻从天书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就比如说,天书展出的一些东西上,会有显著的品牌的名字,商标。
西汉时期实际上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不过不是标注卖家,而是标注生产地。与其说是起宣传作用,不如说是承担责任。
不过,宋朝开始就已经有商标了,有比较知名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上,会有不同门店的各色标识。
刘彻也是在弹幕上和人沟通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可以怎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