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就算是海水也在按照特定规律行动吗?”
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古人的冲击力理应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就算是小孩也不会因为这些话产生动摇了。
朱熹,就是朱元璋想要认的祖宗,那位朱子。
他看着天书展示的洋流的样子,在纸上临摹下来,十分淡定
。
在宋朝被天书指指点点说太怂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说朱元璋的纵容让之后的他朱熹的学说成了砍向更弱者的刀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让世界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朱熹依旧淡定。
朱熹的理学世界观,实际上是和近代科学如出一辙的,他能接受科学的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朱熹本人,也是期待大宋会越来越好的。
他见识过官场黑暗,也了解过人心的险恶,甚至自己都赞同,大宋真的太怂了。
他很好,因为他依旧心系百姓,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也不算好,因为他有着被盖棺定论的“道德败坏”的点。
沈继祖弹劾他,不仅“纳尼姑为妾”,甚至“让守寡的儿媳怀孕”,更可怕的是,朱熹递上的奏折中,承认了并非是诬告。
在之后的余生,每天生活在谩骂之中,有极大的可能性,是直接被“骂死”的。
死之前据说是,端正衣冠,静待死亡的到临。
很怪,有这样的“污点”,在之后也依旧被明朝奉为座上宾,成为思想的先驱。
可能是在思想这块儿,也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