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里,他举了两个例子。

关于粮草那个建议让康熙都不知道说什么,指着他骂了两句。

好在胤祉马上又说常宁与武将们如何教导他的,也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所以现在儿臣知道了,儿臣自以为擅长的却不一定是真擅长的,在为汗阿玛分忧一事上,儿臣真有很长一段路走。”

“额娘常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在哪个部门,学无止境,儿臣都一定会越来越好。”

末尾回答正题,外加表一表决心:“只要汗阿玛不嫌儿臣愚钝,手上有什么能锻炼人又适合儿臣的工作,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做好,为大清效犬马之劳,也请汗阿玛见证,儿臣一定成为大清真正的巴图鲁。”

胤祉看似没有野心,实际上野心勃勃。

假如汗阿玛能活到乌库妈妈差不多的年纪,他说不定能够真正的兼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对三弟取而代之。

太子看似参与的事情很多,什么方面都能插一脚,是兼六部第一人。

实际上,汗阿玛并不允许太子留下过多足迹,他的参与更多时候是当个旁观者,顶多能让太子党出击。

疟疾事件中因索额图在京的细微举动,更让康熙对他防备加深。

继续下去,胤礽为保证太子地位,不得不扩大结党营私的范围。

但这又会让康熙防备也越来越深,陷入无止境的恶性循环,打破此循环的唯一诀窍在康熙身上,打消疑虑获得信任才是太子首先应该干的第一件事。

对此,胤祉看破不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