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那边的男人听了,掩不住的失望,这个人实在难做自己的灵魂伴侣。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并不准备马上放弃谭幼瑾,为了挽救谭幼瑾,他说:等咱们见面,我送你一本徐志摩的诗集,你一定会喜欢他的。
接连聊了两个人,谭幼瑾虽然没做任何体力劳动,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她连着喝了两杯咖啡,才缓过劲来。
这个男人大概看的也是于戡拍的那张照片。他们对她的了解,不过照片和资料上的那几行字。而她,比他们更豁得出去,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就来参加节目了。
有了前两人的经验,谭幼瑾对第三人已经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的头像也是唐俑,不过是男的;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好在这第三个人对自己的声音不是十分自信,没有给她发来一大串语音。
他没有自我介绍,只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被他拍得很有层次感。
他问谭幼瑾:“你那的天跟这差不多吧。”
谭幼瑾在书桌前呆了许久,这时看到他的文字,才意识到自己在屋里待得太久了,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去看窗外的天。
她觉得文字说得不够准确,于是也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他。
她拍的照片跟他相比,有些粗糙了。她猜他可能是个摄影师。
像不知道说什么但必须聊天的人一样,他们聊了很长时间各地的天气。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三选二◎
谭幼瑾问:“你是南方人?”
“南方太大了,你猜具体是哪儿?”
谭幼瑾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猜不出。”她又补充道:“除非你告诉我经纬度。”
“你上学时一定是个好学生。”
谭幼瑾并不认为这是在夸她,大概是嘲笑她呆,别人会怎么问呢?可能会问下当地的景点或者特产,反正不会问经纬度。
过了几十秒,那边很配合地发来经纬度。
谭幼瑾看了,脱口而出具体城市,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地级市。她活了三十多年,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还不能凭直觉判断东南西北,必须抬头看太阳才能确定,但她的地理书面成绩却一直很好。这有周主任一半的功劳,周主任是一个地理老师,并且信奉一个人只要想学习在任何地方都能学习,小时候带谭幼瑾去爬山,边爬边给她讲解不同海拔为什么会有不同植被,回来会提问。寒暑假坐火车和母亲去旅游,到站的时候,她已经背下了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所有站点。
“跟你相比,我倒好像是个外来人。经纬度是我刚才在网上查的,如果不是你问,我现在还不知道我老家经度多少。“
“我也只是碰巧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