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宋的皇帝,难怪重文抑武,敢情根本不懂武术也不懂军事。”
其实不懂也不是弱点,嬴政表示,他也不是很懂,他就从没上战场骑马打仗过,但是他会用人。
王翦等武将看着始皇帝感激涕零。
有一个不瞎插手的皇帝,真是太好了!
每次看到宋朝的帝王对军队的干涉,王翦自认为一把年纪什么没见过,但是心态再好也能被活活气死!
【最后,可以看一看帝王对武举的态度。】
武曌创立了武举制度后,持断断续续持续了百年。
唐末五代,因为战乱,武举制度一度荒废,到了宋真宗时期短暂的商议过恢复武举制——只是商议,从未实行;
宋仁宗时期,在庆历新政时期,再次短暂的恢复武举制度,主要考骑射——然后遇到了与西夏议和,立刻废除;
宋英宗时期,再次恢复武举制度——但是依然带有大宋的特色,要求文武并举,不仅要考武艺,还要考试程文,程文包括兵书墨义和策问。
宋仁宗在庆历新政时还试过武学,这是学自大唐的武学建置,但是仅存三个月,庆历新政失败,武学废除。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中再次兴建武学——变法失败,再次废除。
到了南宋,武学彻底停止,从此武举制度停滞百年,一直到明朝才恢复。
武曌:“……”
她创立的武举制度就这样被糟蹋?
知不知道她实施的时候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朝中大将突然看武曌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无比顺眼。
尤其是通过武举制选拔上来的郭子仪等寒门将军,原本的历史上他会因为得罪武三思在武曌时没有受到重用,因为天幕特别提过,这一次提前升官了。
对比一下宋朝皇帝,郭子仪默默跟同武举制出身的员半千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任用武将上,女皇可比后世的男皇帝大度多了!”
这两位武状元各有奇特之处,员半千是武举制开创后的第一位武状元,也是最长寿的武状元,活了94岁;
郭子仪是唯一以武举制出身、两次拜相的武状元,不但走到了官员能走得最高处,还得以善终。
他的儿子郭暖娶了升平公主,就是《醉打金枝》里的原型。
朱元璋对宋朝这一点同样很鄙视:“那么多火器,比大明还好的火器,竟然藏着不让士兵训练,难怪动不动战败,差点亡国才提出来用,纯粹是自己作死。”
朱元璋还记得天幕说过,大明的火器发展的不如大宋,大清的火器发展的不如大明,好像自宋朝的火器火药发展到巅峰以后,海外技术开花节节高,华夏的技术却在不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