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点不同,根据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改进了一下,难度不大。”

佛郎机炮,是明朝嘉靖年间由葡萄牙传入大明,因为大明称呼葡萄牙为“佛郎机国”,故称之为“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因为中葡冲突作为战利品收获,大明立刻研究仿制,两年后造出的第一批佛郎机炮就有32门,此后改造出了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火炮,型号多种多样,都有官方记载。

明清时期都不允许民间工匠研究火器和火炮,但是戴梓也不是民间工匠,有机会接触前朝的火器资料。

于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工艺下,戴梓很快就琢磨出比利时的冲天炮如何制作的。

8天后,戴梓已经拿出成功仿制的冲天炮,献到玄烨面前:“陛下,臣造出了冲天炮!”

起初,康熙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直到戴梓做出来的冲天炮威力不亚于比利时的冲天炮,康熙顿时惊喜了。

“8天!仅仅8天!”康熙看着戴梓8天时间就造出来与比利时冲天炮一模一样的火炮,惊喜不已,看向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顿时觉得扬眉吐气:

“还是我泱泱大清人才济济哈哈!南怀仁,你比不过大清的戴梓!”

8天时间,连结构都还没摸清楚的南怀仁深深受到刺激。

他表面恭敬地恭维着,但是从这一刻开始,将戴梓死死地记在了心里。

康熙还没发现他尊敬的外国老师的心思,喜气洋洋绕着戴梓制作的火炮转了一圈,亲自赐名:“此炮名为‘威远大将军’!”

再看向荣辱不惊的戴梓,为了表示奖励,特意吩咐:“把戴梓的名字刻上去,以示纪念!”

戴梓开始专注地研发火器,一个人几乎顶所有中外火器工匠的技术,速度又快质量又好,得到康熙数次赏赐。

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就用上了戴梓制作的冲天炮。

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大显神威,仅向噶尔丹大营开了三炮,敌军就吓得败逃。

相比之下,南怀仁的效率很有些低。

康熙对南怀仁也有些不满了:“一年时间,南怀仁,你的冲天炮呢?”

一年时间,南怀仁依然没有造出冲天炮,不得不憋屈的承认:“臣不如戴大人。”

一而再,再而三被刺激,南怀仁的心里别提多憋屈。

因为没有能如期制作出冲天炮,南怀仁感觉康熙对自己冷淡了,再看到戴梓步步高升,心里的嫉妒更为扭曲。

康熙带着戴梓,在外国传教士面前各种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