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受到时代局限的地方,也有领先于时代的意识,比如说已经意识到了季节变幻容易得气候病,还容易传染他人,也就是有了“季节流行病”的发现,可以通过药物预防,这样的“预服药”在那个时代属于重要发展,对后来的中医也有重要影响。
【真正往里深入研究,“蛊”要么是寄生虫,要么是传染病,都是有因可循。
但是,“巫蛊事件”,是单纯的政治阴谋。】
【比如众所周知的刘彻,虽然广为人知的是晚年因为巫蛊之祸冤杀太子刘据,但其实刘彻发动过二次巫蛊之祸。】
刘彻眼神微微一凝。
天幕这话什么意思?
自己还没儿子呢,怎么就冤杀太子了?
他的大臣开始心惊胆战,互相用眼神示意。
当陛下的大臣,好像有点危险啊,二次巫蛊之祸,连太子都躲不掉,他们作为大臣的,能不被连累吗?
【第一次,是陈皇后,为了废后,同时也是为了打压陈皇后所属的旧外戚窦氏集团;】
这一次,刘彻大权在握,以无子和巫蛊的罪名废后,曾经扶持刘彻上位的馆陶公主一脉势力被打压,馆陶公主正是窦氏的女儿。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刘彻开始掌握大权,几年后废陈皇后,清洗窦氏集团。
长门宫中,背负着善妒、无子、巫蛊诅咒等多个罪名的陈皇后一愣,看向天幕的眼神带着些许不可思议。
她一直以为,自己被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无子,甚至为了祈求孩子,不惜到处求医问药,天幕说过的骗人的方士也曾经祈求过,受了不少苦。
在失宠之后,陈皇后还祈求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企图挽回帝王的心。
但是一切无济于事。
陈皇后咬住嘴唇:原来,只要自己是窦氏,就注定被废。
窦太后在世时,刘彻就曾经夺权过,但是夺权失败,窦婴、田蚡被窦太后罢免,一直到窦太后去世又有了王太后的阴影,刘彻辛辛苦苦夺回大权,绝对不会让任何女人再来分割他的权利。
想明白这点后,陈皇后的心冷了下来,带着旁观者的眼光再看,她突然有了一种预感。
或许,刘彻的女人,没一个会有好下场。
为了避免未来的太后成为下一个窦太后,下一个王太后,未来的太子之母,必定会先太子而死!
【第二次,外界虽然普遍同情卫夫人和刘据,但是起点其实是从卫氏外戚开始,从卫子夫的大姐夫丞相公孙贺家族开始。】
这一次的巫蛊案使得公孙贺一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的长子卫伉均下狱自杀。
卫伉死后,外戚李广利和直指绣衣使者江充目标直指皇后和太子,诬陷卫子夫诅咒帝王,进入椒房殿搜查时,非常猖狂,把地砖都全给翻起,让卫子夫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