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子和皇后还是好好活着吧,他们不想一起陪葬!

【太子母亲与帝王原配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任何宠妃都无法取代的,不是大臣以为什么死了皇后赶紧往后宫送女人当继后就可以解决的。】

【对于高处不胜寒的帝王来说,一位一起从苦难里走来的原配妻子,对丈夫与孩子的了解,和对帝王与太子的感情支撑作用,比她管理后宫的作用比大臣们能看到的多很多。】

【就像剑鞘,出剑时觉得可有可无,若是失去了,就会发现利剑会处处伤人。】

朱元璋深以为然,立刻一边招手让朱标到自己身边,一边连忙唤人去后宫看马皇后。

“让太医去看看皇后身子,请个平安脉。”

说完他首先忍不住皱眉,宫中没有女医,实在是有些不方便。

天幕说大唐有女医,难道,他还要设置宫中女医?

朱元璋有些纠结,决定先看看天幕。

【隋朝时期,建立起明确的医学教育制度,开始在太医书安置于医学教育相关的人员,比如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按摩博士、祝禁博士等员,出现了专门化的雏形。】

【到唐朝时期,把太医署这一机构进一步整顿补充。】

【唐朝吸取了隋朝的医学教育制度,并且在法制与人员上做得更为全面,比如说开创性对女性进行了医学教育。】

唐朝的女医,是从官户婢女中选拔优异者30人以上,于内药司外侧建造别院进行教育。

女医的教育形式与男性有所不同,不要求精读古典医学书籍,而是诸博士依据原文按照专攻口授医疗技术。

但是她们每月依然要参加医学考试,由医博士测试月考;到了年底有年终考试,由内药司测试,修业年限为七年。

【前面我提到过,大唐虽然有女医,但是女医的素质不高,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对女医的文化程度基本没什么要求,授课也是别人转授,但是就这,已经是历朝历代比较好的情况了。】

【到宋明清时,女眷想要看病,在女医稀少的情况下,要么是身边侍女转述病况,要么是手腕搭着帕子隔着手帕由男大夫看诊,这样能准确吗?甚至还有了悬丝诊脉,你猜悬丝诊脉真的能看准吗?】

【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再来看一看隋唐时期男性太医的是如何培训受教育的。】!

第122章 第 122 章 医学与生命6

【太医署相当于华夏古代的医学院,最早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太医令秦承祖提出,秦承祖也是华夏最早提出创办医学教育和从事医学教学实践的人。】

宋文帝刘义隆意外地看向自家太医令:“秦上手,恭喜,你后世扬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