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制度是要求七十岁退休,但是实际执行能力并没有执行开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冗官”。

宋太祖时期,大理寺卿剧可久年过七十还不退休,把宋太祖赵匡胤惹恼了 将剧可久连降两级 并强迫他退休。

宋仁宗时期 宰相张士逊到了77岁还没退休 惹恼了一群谏官 说他年老无耻 拿朝廷当“养病之地”。

宋神宗时期 宰相曾公亮74岁没有退休 被人写诗讽刺道:“老凤池边蹲不去 饥鸟台上禁无声。”

宋朝的官员不仅俸禄高 补贴福利颇多 有“餐钱”“贴职钱”“薪炭钱”“公使钱”等补贴。其中“公使钱”主要是招待费 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

此外 皇帝对大臣们赏赐也很丰厚。

朝中近臣为皇帝写诏令、春联 为皇帝讲诗书 给太子当伴读 每次都有丰厚的赏赐 所得甚至超过他们的俸禄 这也是大臣们年过七十哪怕体弱多病也不愿意退休的原因。

赵祯曾经尝试过精简机构 结果被大臣当街抗议 于是他又下恩旨:近臣退休后 除退休金外 每年寒食节还有一些实物补贴。但依然没有解决冗官和退休问题。

因为天幕提到过得三冗 赵祯对精简官员更加上心 看到提到的养老医方和公园 立刻来了心思。

大臣们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心动的颇为不少。

虽然朝廷给的福利好 他们自家也不缺钱 当然希望能活得更久点 这公园里的退休生活 似乎很吸引人?

【到了宋朝时期 儒生对“医”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医”终于从皇室走向民间。】

【宋朝时期 陈直撰写《养老奉亲书》是华夏现存最早的老年医学专著 对老年疾病防治有了专门的系统论述 从重防重养的思想、病因病机的认识 到用药处方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详细的分析。】

【当然 这本书也能看出隋唐的影响 比如很多对老年病的防治都来自隋唐医书。】

【隋唐医学 可谓是承上启下

到了宋元时期 有了新的发展 我们先看看宋朝。】!

第124章 第 124 章 医学与生命8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虽然不如儒墨法家是当世显学,但也是自成一系。】

【到了汉朝时期,独尊儒家,其他各家被排斥,比如兵家、医家被儒生将之与方术、房中术并列。】

【当然,秦汉时期的医学里的确有“巫”的成分,与方术有时候在不明人眼里看起来的确很像。但是地位很明显被打击,从唐朝时期帝王宁愿信丹药也不愿意信医就可以看出来,谁能想到在海外,大唐的医术已经是相当高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