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退让也就不是欧阳修了。
范仲淹因言被贬,高若讷推波助澜,欧阳修写信痛骂高若讷:“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范仲淹为主的庆历新政被反对,欧阳修连续向宋仁宗上书,弹劾十几名反对改革的官员,言辞激烈,举朝震动;
而晏殊去世后,欧阳修为之写挽辞,批评道“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可见对晏殊政治态度的不满。
【到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苏轼,他以诗为词,诗词结合,体裁更加宽泛,可豪放也可柔情。】
李清照听到“诗词结合”微微皱眉,评价苏轼的词道:“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其词是句读不齐之诗。”
【南宋时期的陆游、辛弃疾等词人都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而且后世、包括海外,对苏轼非常喜爱,不仅封苏轼为“词圣”,四处建生祠,还多有模仿。】
【其中,日本对苏轼的喜爱非常深刻,甚至因此诞生了日本的几位女文豪,这里稍后再说。】
苏轼笑得裂开大嘴,嘿嘿,不好意思,又被夸了。
因为天幕前面夸他,苏轼已经从被贬的地方召回京城,现在在朝堂上与众臣一起看天幕。
苏辙摇了摇头,朝廷中的党争因为天幕现在缓和许多,开始一致对外主战,但是对苏轼也是一致对外,还有些芥蒂。
天幕再次这样夸奖兄长,大臣们的眼神都不对劲了,不知道会不会又被拉一波仇恨。
【南宋前期,国难当头,许多词人不仅词风豪放,内容还慷慨悲壮、沉郁苍凉,代表人物是李清照。】
【李清照,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历经了国恨家难,她的《漱玉词》从曾经“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变成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女中英豪,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
【沈谦在《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煜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因为时代不同,赵匡胤无缘见到李清照这位宋朝的才女,却对词中的气魄颇为欣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好词,好气魄!”
此时已经被囚禁的李煜一阵阵的失神:“男中李后主,原来后世还记得我的词。”
李煜一阵阵苦笑。
虽然父亲和国民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他最终还是投降了大宋,不知道史书对他这位亡国之君会如何评价。
但是看来,至少自己在文采上还是被认可了,这岂不是与北宋那位亡国之君宋徽宗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