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暑假写了12篇。”
“唉,我只写了3篇,我妈妈一直叫我帮着挖土豆。”
同学们哄堂大笑。
许子杉也笑,说规矩就是规矩,没有写满10篇就不能加入嘤鸣社,除非作文写得特别好。
大会结束,各班回去发了新课本,不管今天是不是交了学费的,今天,所有的同学,都拿到了新课本。
因为老师说了,实在交不起学费的同学,许老师说课余时间帮助学校菜园浇水摘菜两个星期就行。
许子杉也和张康健老师去了四年级教室,许明苼看见自己姐姐进来,又激动又兴奋。
张康健是师范大学毕业,现在大学都是读三年,他大三开始就在宝都城文昌中学初中部实习,他的教学很得学生喜欢,原以为会被文昌中学留下,谁知道最后竟然把他分配到小学,还是全东埔区最差最穷的地区。
他清楚,是自己家条件不好,他是农村人,没有任何背景,只能接受上级安排。
尽管分配时,上级找他谈话,告诉他,在盐仓镇小学,除了每个月能拿到额定工资,还能拿到补贴,月收入不低于50元,他还是感到说不出的屈辱。
他宁可只拿额定工资,也不愿意给同学说自己去了穷乡僻壤。
许子杉给同学们已经开始新学期第一课——班会。
“同学们,班级是否先进,取决于每一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天老师要发动全班智慧,来一次头脑风暴!”
她把头脑风暴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又对这个词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流程。
“谁出的主意多且优,老师有奖励!”
张康健原本心不在焉,渐渐地融入其中,眼睛亮起来!
------------
第291章 英心梓到底是谁
这个班会把张康健震惊了。
头脑风暴,把同学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看着同学们绞尽脑汁出主意,那种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觉得他做不到。
原来这就是教育!
全班群策群力,制定了班级10条。
许子杉从自己开来的面包车上拎来35本笔记本和软面抄。
16开的笔记本,封面摸上去软绵绵的,各种图案很精致;软面抄不如笔记本那么好,但是在现在普遍本子还是马粪纸的时代,这种软面抄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就连张康健也有些眼热,他在宝都城读大学三年也没见过这么好的笔记本和软面抄。
按照大家发言积极性和建议的质量,同学们有的拿到了笔记本,有的拿到了软面抄,再次欢喜地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