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呵斥,“你大表妹已经做了晋王的侍妾,还成什么亲?”一拍大腿,“别是你玉表妹成亲。”
赶车的男人把马车拴在一棵树下。
妇人招呼男人,“咱们快进去,如果是如玉成亲,我们正好赶上了。”
嘟嘟囔囔地抱怨,“如玉成亲也不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好歹也是她舅父舅母。”
三个人探头探脑地走进大门,王府的侍卫拦住,“你们找谁?”
妇人赔笑说;“这位爷,我们是这家的亲戚,我们家姑奶奶嫁到顾家,我们是孩子的舅父舅母表哥。”
看门的忠伯看见三个人,眉头一皱,心说,这个时候他们怎么来了。
急忙进去报老爷。
顾衡之极烦朱氏的兄嫂,朱氏的兄嫂住在临县,经常来打秋风,每次来走时连吃带拿,朱氏下狱后,朱氏的兄嫂再没有来过。
偏赶上二女儿出嫁时过来,顾如玉在后堂还没出来,家里有晋王府的人,还有守备府来接亲的,朱氏的兄嫂闹起来,惹人笑话,顾衡之为难。
忠伯说:“他们要进来,晋王府的侍卫拦在外面,一会接亲二小姐出来,让她们看见,万一闹事,二小姐的喜日子,街坊邻居看见不好,晋王殿下还在这里,闹出来,大小姐也失了面子。”
顾衡之拿这个大舅子也没办法,尤其是大舅子的婆娘,是个泼货,说;“先让他们去倒座厅等我。”
又交代一个丫鬟进去,告诉顾如玉等一会出来,怕万一碰上。
倒座厅里,朱家三口东张西望,顾衡之匆匆走来。
一进门,朱家舅爷迎上前,“妹夫一向可好?”
顾衡之态度冷淡,“你们怎么来了?”
朱家舅嫂满脸堆笑,“我们来看看妹夫和两个外甥。”
忽略不提自家小姑子。
这朱家人脸大,妹妹做出那样的丑事,还舔着脸登门,顾衡之这个读书人可是开了眼界,朱家人脸皮比城墙厚。
提到一双儿女,顾衡之不得不忍耐,“你们今日来,又要借钱?”
朱家祖上留下田地房屋,朱家舅爷好吃懒做,烂赌,把一份家产糟蹋光了,靠朱氏接济,坑蒙拐骗勉强糊口。
朱舅爷家里又揭不开锅了,欠了赌债,债主天天上门,如果不还,就要断了他一只手臂。
顾衡之想尽快把他们打发走,厌恶地问:“借多少?”
朱家舅爷伸出两个手指比量,顾衡之把心一横,“二十两银子?”
不想废话,想把他打发走算了。
朱家舅爷摇摇头,又比量两个手指,他婆娘急了,“你痛快说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