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权威,并不来自于那一把龙椅。面上云淡风轻、指点江山,那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运筹帷幄,背后可能有无数的隐忍、筹谋、平衡、取舍,甚至无数的白骨和鲜血。诸般大事,即便不能做到尽在掌握,也需得弹压得住才是。
否则,稍有不慎,便是血雨腥风,甚至国祚倾颓。
对太子的考验,也是历练。如果连自己的储位都保不住,那便不是一个合格的未来君主。前进一步,是千钧重担;后退一步,是万丈深渊。储君,的确难为。
“老奴听说,陛下给太子指的那个秦婉婉姑娘,甚好。这几日殿下烧得迷迷糊糊,都是那姑娘衣不解带地伺候着。”
福康听皇帝的话音,竟然已经说到了储君废立之事,不敢再答话,只好转移了话题。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将秦婉婉指给太子为婢,本就是永泰帝对太子殿下的舐犊情深。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题,总是没错。
“嗯朕今日一时感慨。”皇帝也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了。
毛毛雨抚到了脸上,这雨又淅淅沥沥的要下起来。主仆二人停下脚步,福康看了一眼天,重新恭起了身子。
“陛下,已走了很长一段了,这路面湿滑,还是请陛下上辇吧。”
辅国公府。
“本想着先给太子一个下马威,让他一时半会儿上不了朝。可我瞧着昨日廷议之时陛下的态度,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自从安氏一族成为御赐的皇商,不仅手握着羲国的漕运、盐税,而且将生意扩展到羲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来,辅国公府可以说是把持着羲国的钱袋子,不要说户部尚书成了辅国公的家臣,便是皇帝也得忌惮三分。
自从安贵妃荣登后位,又有了之前晋王与书令家的婚约,安耀扬如今在朝可是炙手可热的二号人物。
正厅之,丫鬟们刚端上来几杯热茶。今日休沐,一大早,辅国公安耀扬便请了秦端之夫妇过府。
“兄长别担心。我前儿才入宫去拜见过皇后娘娘,陛下对娘娘一如往常般怜惜,对晋王殿下也无任何苛责。想来御史弹劾太子一事,陛下还并未迁怒到娘娘和晋王殿下头上。”听完安耀扬说了昨日在朝堂之上发生的事,秦夫人安慰道。
“你呀,就是妇人之见。陛下没有表现出来,并不代表心里不在意。若是太子失势,最得利的人便是晋王殿下。无论如何,楚更现在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这回之事,皇后娘娘与晋王殿下也太草率了些。更何况,陛下将秦婉婉指去东宫伺候,我总觉得有些刻意。日后,怕是会有麻烦!”
无论在朝如何炙手可热,辅国公府这些年所赖的无非天恩而已。安耀扬本来就是一个极其精明的商人,对于朝堂上的事,他天然地有一种极其敏感的政治嗅觉。
先是借钦天监之名,顺理成章地让楚更从大相国寺回到朝堂,又以家法处置了御史弹劾之事。他隐约地感觉到,皇帝心的天平正在慢慢向楚更倾斜。
“是啊,那日陛下让人来给我传口谕,说是指了婉婉为太子侍女,今后便让她在东宫好好照顾太子殿下。我也是诚惶诚恐。”
秦端之在他这位大舅哥面前,从来也是唯唯诺诺的,他对于他们谋划的那些大事从来都不感兴趣,可是毕竟自己也是背靠着辅国公府这棵大树,便只一味地对他趋炎附会。
本来,由于一些生意上的利益纠葛,辅国公府手下的店铺、买办,在买卖上吃官司也不少,对于这些小事,安耀扬向来无需在意。可是这个秦婉婉,竟然为了一个叫许诺的乡人,把状告到了京兆府,而且被告竟然是辅国公府。
若不是京兆府尹早就成了辅国公府一党的人,及时将这其的内情告诉他知道,此事还不知道要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几条人命,对于辅国公府来说算不得什么。原本想着,无非就是再花点钱,随便给这个不识趣的丫头安上一个诬告的罪名,买一条人命罢了。
谁知,秦端之却收到了一封老家的来信,告知他婉婉的身世和现在的境遇。
一向唯唯诺诺的秦端之这次倒是硬气了一回。他横插了一脚,跳出来说婉婉是他的闺女,又亲自到辅国公府求情。
秦端之倒是没什么,可是有了这层关系,堂堂辅国公府好歹也得顾及颜面,反正只是微末小事,又只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还弄不了她啦?
安耀扬没想到,秦婉婉是个这么固执认死理的。
自从那日婉婉被镇国公府的小姐接走入宫,便再也没有回秦府。甚至连与她要好的那个许莹莹,都很就被接入了东宫。
秦婉婉本就对辅国公府有敌意,若是此事再被太子他们知晓了加以利用的话安耀扬有些后悔。如若不是那日动了那么一点恻隐之心,恐怕秦婉婉早就是个死人了。
辅国公府赫赫大族,声名煊赫,又在议亲议贵之列,虽然陛下总不至于过于苛责,但因为此事治他一个御下不严之罪,总是不好的。更何况,现在正是辅国公府想要借着晋王与书令家的联姻,将手伸到朝堂枢的节骨眼上。
“那丫头,跟我们可不是一条心。她对安斯业颇有敌意,还懂得半路逃跑,去在大相国寺投奔太子殿下。心眼子可是不少。”安耀扬想到如今辅国公府有了把柄捏在太子手,恨恨地说道。
从前,楚更只是一个任人拿捏的无知孩童,这十年来,朝他并无多少根基。拥戴太子的,除了那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太子太傅沈尚佑,以及一个聊胜于无的外家镇国公府,其他人要不就是被辅国公府招致麾下,要不就是骑墙看热闹的。